[发明专利]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5910.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顾铁保;王彭;张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舟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经皮椎弓根 导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还涉及该导板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领域,现代医学趋向于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强劲提升,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的广泛深入的结合,形成了新兴的交叉学科---数字医学,大大的促进了现代临床个体化的诊疗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3D打印具有个体化的特点,正好与现代医学的诊疗理念相一致,因此,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将是天作之合。目前,人们借助计算机数字化相关技术,对于医学多个学科领域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后,形成解剖建模和三维重建,显示和定位人体骨骼的解剖结构,并且,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手术操作,设计最佳手术路径,以及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提高了手术的精确程度,并且,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年轻医师的学习曲线。在骨科领域,通过对病人的数字化(CT/MRI)等一系列提供的临床数据,在计算机中建立骨骼的病理模型,并通过全方位的了解骨骼病理改变,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出最佳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导板或者假体,并通过相关软件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和评估,拓展了手术范围,大大的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为数字骨科学的创新和法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各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发展和深入提供了参考。也为3D打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创造的无比宽广的空间。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最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是,手术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椎弓根螺钉置入时有较高的椎弓根穿透概率,据研究报道,椎弓根螺钉穿透概率可达到15%,因此需不断透视以确保置钉时准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由此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大剂量的射线透视。骨科医生的透视问题无需赘言,对患者而言,大剂量的射线投射经常容易引发术后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目前已经有较先进的CT引导下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可以达到较高的螺钉置入准确率,但国内能配备的手术室移动CT非常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利用该导板引导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包括波形面板,该面板为人体脊椎部位的仿形结构,能够贴合在人体的脊椎部位;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供椎弓根螺钉穿过的空心入路套筒;所述的入路套筒内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层套管、第二层套管和第三层套管;所述第一层套管的外径等于第二层套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层套管的外径等于第三层套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层套管、第二层套管和第三层套管的头端均伸出入路套管外,且伸出入路套管外的长度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层套管、第二层套管和第三层套管均为金属套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椎弓根钉道的确定、导板生成、3D打印和安装套管步骤,具体为:
(1)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从工作站获得患者的影像学数据,并以DICOM格式导入到医学建模软件,通过形态学处理,生成可视化的骨骼模型以及皮肤模型,并分别以stl格式导出保存;
(2)椎弓根钉道确定:在医学建模软件中,抽提椎弓根形态,拟合成圆柱体通道,即为最佳钉道,在软件中测量钉道的长度,然后将钉道反向延长穿出皮肤形成体表标志,然后以stl格式导出保存;
(3)导板生成:在3-matic软件中,对骨骼模型以及皮肤模型进行网格优化,抽提皮肤表面网格,反向偏移增厚生成导板面板,保留及标记髂后上棘、棘突的骨性标志,然后与反向钉道进行拟合,生成入路套管,最终得到导板模型;
(4)3D打印:采用常规3D打印方法打印;
(5)安装套管:在导板的入路套管中依次置入第一层套管、第二层套管和第三层套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经皮椎弓根导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X线片定位要置钉的椎体棘突,做好标记;
(2)制备导板时将定位点在导板上做出相同部位的标记,该标记可固定;
(3)将导板的三层金属套管依次置入导板的入路套筒内,置入入路套筒内的第一层套管的内径等于穿刺针的直径,第二层套管的内径等于开路钻的直径,第三层套管的内径等于椎弓根螺钉钉尾的直径;
(4)设定穿刺针的穿刺深度,在设定的穿刺深度处设置限位环来限定已设定的穿刺深度,将穿刺针经过第一层套管的中心插入,并获得骨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舟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舟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樟芝的组合物
- 下一篇:全自动免打结腹腔镜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