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5302.1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钮新强;吴永锋;赵鑫;张志国;牟春来;王津;刘嫦娥;孟刚;李德;李庆;唐涌涛;苏荣福;李翔;李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D1/02 | 分类号: | G21D1/02;G21D3/06;G21D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 全埋型 地下 核电站 | ||
1.一种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包括核岛和常规岛,所述核岛涉核建筑物置于山体(A)核岛洞室群内,所述常规岛置于山体(A)常规岛洞室群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岛洞室群包括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的反应堆厂房洞室(1)、用于放置核岛电气控制厂房的电气厂房洞室(5)和用于放置核辅助厂房(2)、核燃料厂房(3)和安全厂房(4)的组合厂房洞室(6),所述组合厂房洞室(6)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上方,所述电气厂房洞室(5)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右侧;所述常规岛洞室群包括放置汽轮机厂房的汽轮机厂房洞室(11)和放置运行服务厂房的运行服务厂房洞室(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岛洞室群还包括用于反应堆厂房泄压的泄压洞室(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为圆筒形洞室,所述电气厂房洞室(5)和组合厂房洞室(6)为城门洞形洞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周边的岩体内设置有核素迁移防护系统(9),所述核素迁移防护系统(9)包括反应堆厂房洞室(1)内衬砌结构层(9-1)、洞周经固结灌浆的岩体层(9-2)、防渗帷幕层(9-3)和内层排水孔幕层(9-4),所述内衬砌结构层(9-1)、洞周经固结灌浆的岩体层(9-2)、防渗帷幕层(9-3)和内层排水孔幕层(9-4)从内向外依次布置;所述核岛洞室群周边岩体内设置有外围排水孔幕层(9-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与汽轮机厂房(11)通过蒸汽管道连通,所述蒸汽管道位于水平的蒸汽管道隧洞(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上方山体(A)内设置有安装场洞室(13),有非能动水池设置于所述安装场洞室(1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厂房洞室(5)内包括核岛电气控制厂房和主蒸汽阀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厂房洞室(1)、组合厂房洞室(6)、电气厂房洞室(5)之间通过运输交通隧洞(8)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全埋型地下核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厂房洞室(6)中核燃料厂房(3)与反应堆厂房洞室(1)的燃料输送口位置对应,有两个安全厂房(4)分别位于核燃料厂房(3)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3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