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断电电路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64327.X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祁庆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断电 电路 移动 | ||
本发明适用于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断电电路及移动终端,该电路与电源管理系统、电池和系统电源供电端连接,包括定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电荷泄放模块;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池的输出端,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系统电源供电端的输入端;电荷泄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系统电源供电端的输出端。当终端的电源管理系统出现异常,在用户指令下,终端断电电路的定时模块在预设时间向电源控制模块发出断电指令,电源控制模块与系统电源供电端的通道断开,系统电源供电端通过电荷泄放模块泄放VBAT路径上的残存电荷,解决了现有硬件复位IC的复位时间不可控,而且成本很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断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当前的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多采用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实现手机超薄的美观设计,但是内置电池无法像可拆卸电池一样轻易地实现拆卸,当终端出现死机或者电池异常后,只能依靠终端的硬件复位电路让终端硬复位。如果终端的电源管理系统(英文:Power Managerment System,简称:PMS)出现异常,会导致复位不成功,业界通常使用专用的硬件复位集成电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但是使用硬件复位IC的复位控制时间不可调,而且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断电电路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使用硬件复位IC的复位控制时间不可调,而且成本很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终端断电电路,与电源管理系统、电池和系统电源供电端VBAT连接,该终端断电电路包括定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和电荷泄放模块;
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池的输出端,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系统电源供电端VBAT的输入端;
电荷泄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系统电源供电端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终端断电电路还包括断电提醒模块,所述断电提醒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荷泄放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电荷泄放模块具体为二级级联的电荷泄放电路。
进一步地,定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SW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NMOS管Q1以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电池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和所述第一电容C1串联,所述第三电阻R3与所述电池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W1和所述第一电阻R1并联,且连接到所述第一NMOS管Q1的栅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Q1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MOS管Q2;所述第二PMOS管Q2的漏极与所述电池10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PMOS管Q2的源极与所述系统电源供电端连接。
进一步地,电荷泄放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三NMOS管Q3和第四NMOS管Q4;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串联,第四电阻R4与系统电源供电端30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输入端与第三NMOS管Q3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分别连接电池10的输出端和第三N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三NMOS管Q3的源极接地;第四NMOS管Q4的栅极与第三N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四NMOS管Q4的漏极与系统电源供电端30的输出端连接;第四NMOS管Q4的源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4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