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式对冲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3111.1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根昌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对冲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声器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缸排气管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气缸的排气过程中,将产生连续的脉冲气压,该脉冲气体高速冲出排气口,其压强和速度与外界空气相差悬殊,将会产生巨大噪音,因此,一般都需要在气缸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小噪音。
目前的消声器主要依靠消声腔进行消声,一般地,一个消声器内部包括多个消声腔,各消声腔之间通过相互错开的管道实现连通,这使得噪声气流进入各消声腔中后,在各消声腔内反复反射后再从其出气口排出,在噪声气流反复反射的过程中,噪音被消声腔内壁上的消声棉所吸收。
对于目前的消声器而言,要达到良好的消声效果,必须设置体积庞大的消声腔,消声腔体积越大,消声效果越好;另外还需在消声腔内壁上设置消声棉,消声棉重量较大,导致整个消声器重量较大;因此,目前的消声器体积和重量都十分庞大。
鉴于上述的原因,申请号为201210267691.2,名称为对冲式排气消音器的专利申请,已经提出了一种将排气管的排气对称一分为二,再让排气分流相互对冲,以实现压强抵消的方案。然而,该技术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技术效果并不十分优越。造成效果欠佳的一个原因在于:当气团在对冲过程中,由于对冲位置处具有出气口,因此,相互对冲的两个气团在未有完全缓冲的状态下,就有可能已被挤入所述出气口,从而削弱了上述的压强抵消的效果;最终,使得消声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对冲消声器,该消声器不仅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相较于申请号为201210267691.2的专利申请,具有更为优越的消声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改良式对冲消声器包括进气口、排气口;所述进气口、排气口之间包括有一个以上首尾相接的分流对冲单元;各所述分流对冲单元包括将进气气流对称一分为二的两个分流通道,以及将所述两个分流通道中的气流正面相向汇合的汇流通道;两个所述汇流通道的通道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关于气流的汇合中心对称,且各所述出气口距离气流的汇合中心5cm以上;前一个所述分流对冲单元的所述出气口,即作为后一个分流对冲单元的进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通道、汇流通道由夹在一个腔体中的隔板分隔而成;各所述分流对冲单元亦由所述隔板实现相互隔离;且各所述分流对冲单元的进气口、出气口均开设在所述隔板上;这样,可以有效地精简整个消声器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汇流通道上的出气口开设在汇流通道的平直通道壁上,这使得气流在到达汇合中心之前,可以顺利掠过所述出气口,而不至于在离心力作用下直接从出气口漏向下一个分流对冲单元。
作为优选,在最后一个所述分流对冲单元后方,还连接一个常规消声体;所述常规消声体内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消声腔,各消声腔之间通过相互错开的气流进出口相互连通。进一步地,各所述消声腔的内壁设有消声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改良式对冲消声器在使用时,进入各分流对冲单元的气流首先被分流通道对称分流,分流后,经由两个对称的汇流通道对称汇流,气流在惯性作用下,掠过开设于汇流通道的通道壁上的出气口,首先冲向汇合中心,实现对冲汇流,由于汇合中心处无任何出气口,因此,气流中的高压气团得以充分对冲,使动能向后迁移,从而使气流中的气压得以均匀缓和,而得到缓冲后的气流则向后折回,最终从所述汇流通道的通道壁上的出气口流入下一个分流对冲单元。相较于申请号为201210267691.2的专利申请,本消声器由于在气流对冲处,没有出气口,因此,可以实现充分对冲,大幅提高了气流缓冲效果,从而使整体消声效果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式对冲消声器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是本改良式对冲消声器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消声器的的实施例一,其中,该消声器包括进气口10、排气口11、11‘;所述进气口10、排气口11、11’之间为消声器的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由一个呈扁长方体的金属腔体1所围成。
在该金属腔体1内部,通过隔板2分隔成4个首尾相接的分流对冲单元,且亦通过隔板2实现对分流对冲单元内部通道结构的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根昌,未经马根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3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酥香饼干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复合型木霉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