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2431.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郝发强;周尚智;安思宁;张玉武;杨海;康镭鏷;王嘉英;包仲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3;C22C1/0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48112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铜合金,主要涉及用于电气工业高强高导铜合金。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铬青铜合金导电性能好,普遍使用于电气工业制作电极、触头元件等,且能满足一般要求。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铜合金的环境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对铜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触头元件是公认的断路器高压真空开关的关键部件,触头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断路器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现有产品的弹性恢复能力较差,还难以满足特高压建设的要求;高速铁路等行业存在大量的高温、强腐蚀等环境,要求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已解决高速铁路行业在高温、强腐蚀环境下,要求铜合金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其主要特点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铬0.6~0.9%,锰0.2~0.6%,硼0.4~0.8%,其余为铜,其中杂质不大于0.5%。
一种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选用不小于99.90%的电解铜,含铬5~7%的铜铬中间体,含硼4~10%的铜硼合金,不小于97%的金属锰为原料;木炭硼砂覆盖剂为机制木炭、颗粒均匀,硼砂为工业用;
(2).对中频感应炉进行准备;
(3).合金熔炼,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中频炉中加入100-150kg电解铜,并将中频炉功率升至350-400KW,直至电解铜完全熔化,并铺上烘干的木炭硼砂覆盖剂,且炉内温度达到1200-1300℃时,依次向炉内加入金属锰4-5kg、铜硼合金40-80kg,再保温0.5-1小时;
②向炉中加入600-650kg电解铜,将中频炉功率升至650-800KW,电解铜完全熔化,温度达到1750-1800℃时,将木炭硼砂覆盖剂捞清,加入铜铬中间合金85-128kg,并加入冰晶石0.8-1.2kg,再次铺上木炭硼砂覆盖剂,精炼30-40分钟。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4).炉前化验:取样、制样、使用X荧光光谱仪或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炉内合金化学成份;
(5).出炉:清渣,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50—1300℃,同时进行电磁搅拌。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对中频感应炉进行准备的步骤为:
(1)检查中频炉感应线圈与炉体绝缘以及线圈上耐火胶泥完整,如有破损补全胶泥的裂缝、残缺,自然干燥后将炉内温度升高至400-500℃,烘烤2-3小时;
(2)在中频炉炉底铺8-10mm石棉板,炉壁贴1-1.5mm的石棉板;
(3)使用高铝干式捣打料,并用筑炉器筑炉,捣打完炉底后,放入紫铜板制成的炉芯样板,然后捣打炉壁;
(4)使用高铝干式捣打料和硼酸及磷酸二氢铝液的混合物,筑打炉口与炉嘴;
(5)炉体筑完后,即可进入烤炉步骤。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对中频感应炉进行准备的步骤还包括有:所述捣打的炉胆底厚为150-200mm,炉壁厚为100-160mm。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对中频感应炉进行准备的步骤还包括有:所述的筑打炉胆容积为1-1.5吨,中频炉频率为250-750HZ,功率为20-650KW。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方法,在所述的步骤(2)中,炉底打完后,在炉底与炉壁结合部的炉底部分向下挖45-55mm,直径为380-400mm的坑。
所述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对中频感应炉进行准备的步骤还包括有烤炉步骤为:
(1)将中频炉炉芯内装入感应碳晶,炉头、炉口放置感应铁,即可开始升温烤炉;
(2)从常温开始升温,中频炉内起初功率为15-20KW,以5KW/h的速率升温,直至功率达到30-35KW,此时炉内温度达到200-250℃时,进行保温;升温、保温时间不少于6小时;同时,观察炉口、炉头有无蒸汽溢出,炉口处若过量膨胀,则延长保温时间,当炉口无蒸汽溢出,方可继续升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大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