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61241.1 | 申请日: | 2014-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3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余叙斌;汤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26 | 分类号: | B21C47/2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望远 |
| 地址: | 2141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退火 不锈钢 带无油 防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带的生产行业内都知道,为了保证不锈钢带的性能稳定及消除轧制内应力,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对不锈钢带进行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都会破坏不锈钢带表面的钝化膜,从而使得不锈钢带失去防锈的功能。为了使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重新获得防锈功能,就需要对其进行防锈处理。
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对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防锈处理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滴油法或者浸油法。滴油法就是往不锈钢带的表面滴油,使不锈钢表面粘附有油层。浸油法就是将不锈钢带放到油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油粘附着在不锈钢带的表面。但是,滴油法存在滴不到的现象,浸油法存在浸不透的现象,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使粘附在不锈钢带表面的油膜均匀,从而使得不锈钢带表面油膜较少和无油的地方防锈能力较差。同时,由于这两种方法只能将油粘附在不锈钢带的表面,不能渗入到不锈钢带的表层,所以用这两种方法处理后的不锈钢带不能对表面油污进行清洗,一旦清洗就会失去防锈功,所以只能在含有污的状态下交货,但客户是在无油状态下使用不锈钢带的,客户在使用前就必须对其进行清洗,这就增加了客户的使用成本,且清洗后会去除不锈钢带表面的油膜,从而使不锈钢带失去防锈功能,采用该不锈钢带生产的产品生锈的几率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采用该生产方法处理过的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的整个表面的防锈能力都较好,清洗之后仍具有防锈功能,可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采用这种不锈钢带生产的产品生锈的几率较小。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上卷
利用重卷机组将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卷到卷筒上;
接着,进行建张
将卷筒上的不锈钢带上到轧机中进行建张,张力系数控制在400~600N/mm2,同时,压下轧机上的挤油辊;
之后,进行喷淋
利用喷淋装置,将轧制油从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直接喷淋到不锈钢带的上下表面;
之后,进行带张喷淋重卷
在不使用轧机上工作辊的情况下直接启动轧机,使不锈钢带带张力在轧机辊系中以180~300m/min的速度运行;
之后,进行下卷
将不锈钢带从轧机上重卷到卷筒上,且至少放置2小时;
之后,进行清洗
利用清洗机组,对下卷后的不锈钢带进行清洗。
其中,所述建张步骤中使用的轧机为十四辊或二十辊轧机。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在生产过程轧制油能均匀的分布到不锈钢带的表面且在带张力状态下滚挤油膜,轧制油能渗入到钢带表层使钢带表层能形成新的钝化膜,所以不锈钢带不仅能在含油状态防锈且在清洗之后仍保持防锈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清洗后再出货,客户在使用前就不需要再进行清洗,从而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且由于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的不锈钢带表面形成了新的钝化膜,所以采用这种不锈钢带制成的产品防锈能力就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无油防锈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行上卷
利用重卷机组将经去应力退火后的不锈钢带卷到卷筒上;
接着,进行建张
将卷筒上的不锈钢带上到十四辊轧机中进行建张,张力系数为400N/mm2,同时,压下轧机上的挤油辊;
之后,进行喷淋
利用喷淋装置,将轧制油从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直接喷淋到不锈钢带的上下表面;
之后,进行带张喷淋重卷
在不使用轧机上工作辊的情况下直接启动轧机,使不锈钢带带张力在轧机辊系中以180m/min的速度运行;
之后,进行下卷
将不锈钢带从轧机上重卷到卷筒上,且至少放置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生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弯管机
- 下一篇:一种黄不锈钢/钛合金双金属复合管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