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1133.4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亚明;常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02 | 分类号: | C23F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涵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度 金属 蚀刻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刻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蚀刻也称光化学金属蚀刻(photochemical etching),其是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金属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金属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该工艺最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电子薄片零件精密金属蚀刻产品的加工,特别在半导体制程上,金属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但是,现有的金属蚀刻工艺加工出来产品往往具有精度不高的问题,不能满足某些高精度场合的应用,且有的金属蚀刻工艺流程较为复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蚀刻前处理,对金属表面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除油、水洗、干燥;
S2.丝网印刷,对经过前处理的金属表面进行丝网印刷,丝网印刷结束后进行干燥;
S3.蚀刻相应图形,蚀刻时按照S2中丝网印刷形成的图案进行蚀刻;
S4.蚀刻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碱洗、抛光、染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油包括化学除油、表面活性剂除油,甚至电解除油、超声除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网印刷采用单丝维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丝维网的材质为不锈钢、尼龙、或聚酯,目数为150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丝网印刷时,将单丝维网固定于网框机上,并在单丝维网上涂覆感光胶,涂覆2-3次后,干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丝网印刷后,自然干燥1.5h,或烘干6~9min,烘干时,烘干温度为58~8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蚀刻后,还需去除保护的碱溶性耐酸油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去除保护的碱溶性耐酸油墨采用碱洗去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碱洗为浸入45~60g/L NaOH碱液中,温度控制在66~78℃,浸泡3.5~5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染色后,还需进行硬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其通过合理安排加工步骤,保证了金属蚀刻的加工精度,同时对蚀刻后的金属进行了表面处理,优化了金属的表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精密度金属蚀刻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蚀刻前处理,对金属表面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除油、水洗、干燥;
S2.丝网印刷,对经过前处理的金属表面进行丝网印刷,丝网印刷结束后进行干燥;
S3.蚀刻相应图形,蚀刻时按照S2中丝网印刷形成的图案进行蚀刻;
S4.蚀刻后处理,所述后处理包括碱洗、抛光、染色。
具体而言,所述除油包括化学除油、表面活性剂除油,甚至电解除油、超声除油。此外,也可以选用商品的专用除油剂。彻底清洗干净后,经干燥再转入丝网印刷。
所述丝网印刷中采用单丝维网,该单丝维网的材质为不锈钢、尼龙、或聚酯,目数为150目。丝网印刷时,将单丝维网固定于网框机上,并在单丝维网上涂覆感光胶,涂覆2-3次后,干燥。丝网印刷后,自然干燥1.5h,或烘干6~9min,烘干时,烘干温度为58~80℃。
蚀刻相应图形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油墨与板面的附着力下降,在蚀刻与非蚀刻处可能出现油墨的脱落,导致图纹模糊走样,影响蚀刻的精度和装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华程机车精密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1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