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格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0137.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宾;李旻航;潘泽忠;向蓉;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锚杆框格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格梁,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格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框格梁常与工程锚杆联合使用,起到加固坡体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坡面防护措施及边坡支护加固措施。在这种联合支护体系中,锚杆框格梁主要起到有效连接锚杆,坡体变形协调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求锚杆框格梁必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此外,锚杆框格梁是一种开放式的坡面防护系统,常通过格内植草绿化而达到固坡美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对其外观质量亦有较高的要求。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锚杆框格梁存在如下问题:
1.工序间隔长,难以实现“随挖随支”
锚杆框格梁支护体系常见的施工工序为:边坡开挖——锚杆施工——框格梁施工——锚杆张拉及锁定,工序衔接上要求随挖随支,已开挖坡面暴露时间及各工序间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但现有的锚杆框格梁施工方法主要为混凝土现浇,必须经过挖槽、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拆模等复杂的工序,且只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锚杆张拉及锁定,施工速度慢,周期长,开挖坡面暴露时间久,工序间隔时间相对较长,不利边坡施工过程的变形及稳定性控制,由于支护不及时而造成的边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2.施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受锚杆框格梁截面尺寸小,施工场地复杂(一般为具有相当坡度的坡面)等影响,锚杆框格梁施工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物料运输、支模、浇筑混凝土等多依赖人工完成。施工场地特别复杂的地方(如坡面陡倾的边坡),还需采取搭建脚手架等辅助措施。因此,常规的框格梁施工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效率很低。
3.表观质量难控制,影响坡面美观
由于几乎所有锚杆框格梁施工均依赖人工完成,受施工条件(如坡面平整度)、现场人员施工水平(如立模)等影响,现浇锚杆框格梁的表观质量不易控制,跑模、麻面、扭曲变形等情况经常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支护体系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机械化作业、易于施工、整体性好、可靠度高、表观质量易于控制且能减少边坡锚杆框格梁施工工序间隔时间,可实现随挖随支目的的装配式锚杆框格梁。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格梁,该锚杆框格梁包括:预制横梁,所述预制横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横梁和第二预制横梁,所述第一预制横梁和第二预制横梁中均具有套筒和钢筋,所述第二横梁中的所述钢筋延伸插入所述第一横梁中的所述套筒中;肋柱,所述肋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所述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中均具有套筒和钢筋,所述第二肋柱中的所述钢筋延伸插入所述第一肋柱的所述套筒;装配空洞,由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限制形成,并且所述装配空洞由粘结物质填充,以及
所述第二横梁中的钢筋延伸穿过所述装配空洞插入所述第一横梁中的套筒中,所述第二肋柱中的所述钢筋延伸穿过所述装配空洞插入所述第一肋柱中的套筒中。
其中,所述第一预制横梁、第二预制横梁、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的长度和宽度彼此相等。
其中,所述第一预制横梁和第一肋柱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灌浆孔和至少一个溢浆孔。
其中,所述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的两端设置有支撑角,所述支撑角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
其中,所述粘结物质为细石混凝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格梁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预埋套筒和预埋钢筋的第一预制横梁和第二预制横梁;形成预埋套筒和预埋钢筋的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将所述第二预制横梁中的预埋钢筋插入所述第一预制横梁中的预埋套筒中,将所述第二肋柱中的预埋钢筋插入所述第二肋柱中的预埋套筒中;由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限制形成的装配空洞中填充粘结物质,固定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
其中,形成所述预埋套筒的第一预制横梁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预制横梁上设置至少一个灌浆孔和至少一个溢浆孔,形成所述预埋套筒的第一肋柱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肋柱上设置至少一个灌浆孔和至少一个溢浆孔。
其中,将所述第二预制横梁中的预埋钢筋插入所述第一预制横梁的预埋套筒中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所述灌浆孔和所述溢浆孔向所述套筒中灌注水泥砂浆使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套管胶结,将所述第二肋柱中的预埋钢筋插入所述第一预肋柱的预埋套筒中的步骤还包括通过所述灌浆孔和所述溢浆孔向所述套筒中灌注水泥砂浆使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套管胶结。
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肋柱和第二肋柱的两端设置支撑角,所述支撑角的角度在40-50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0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填埋场HDPE膜雨污分流排水渠
- 下一篇:一种天然动物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