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9022.X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平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0R1/12;B60S1/54;B60S1/6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314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为方便观察车体后方的物体信息而特意设置的,其目的是防止驾驶员在行进中、变道、倒车等行驶操作时发生安全事故,后视镜的作用在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
然而,当遇到雨季或下雨天时,雨水对后视镜和车前门窗体玻璃的冲刷,降低了后视镜清晰度和能见度,再加上车体前窗玻璃的模糊,使得驾驶员的安全视线范围大大缩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的汽车后视镜与车体前窗玻璃之间基本没有设置任何防雨装置,虽然有的将后视镜上部的边缘长度设置的有点长,长处的上部边缘也能起到一定的遮雨作用,但是其只能遮住后视镜上的雨水,且效果不佳,并不能防止车体前窗玻璃上的雨水冲刷。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92925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有一后视镜,在后视镜的镜面上设有雨水刮板,雨水刮板通过轮带与电机带轮相连,电机设有后视镜的壳体内,电机与汽车电源相连,启动电机,通过带轮动轮带、传动轴,雨水刮板在轮带轮带的带动下上下滑动,进而挂掉镜面上的雨水。该技术方案在后视镜的壳体内安装电机、镜面上设有雨水刮板;技术要求较高,不便实现,且后视镜的体积较小,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有待商榷。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22806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镜片1、镜壳2、四向调节装置3和设于车内的控制器,在镜片1与镜壳2连接形成的空腔内安置鼓风机6,使镜片1与镜壳2连接形成的空腔通过进风口4和出风口5与外界连通。鼓风机能够主动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加压,再从设在镜片四周的出风口吹出,即能够阻止雨水落到镜片上,还能够将镜片上的水滴吹走。另外,在镜片与镜托之间安装电热装置,当镜片上有水或冰霜,能够通过加热蒸发镜片上的水或冰霜。该技术方案中的后视镜的体积较小,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有待商榷;且下雨时,窗户玻璃上也会淋有雨水,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有待改进。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23105中公开了一种风能除水后视镜,由外壳1、上导流罩2、下导流罩3、导流片4、镜片8、镜片调节装置9组成,镜片调节装置9安置在外壳1内,镜片8安置在外壳1开口端,并固定在镜片调节装置9上,所述的外壳1的封闭端设有呈栅格状分布的进风口4,外壳1内设有上导流罩2和下导流罩3。该技术方案必须依靠汽车车高速行驶产生的风,在车刚启动时,或遇上塞车,风速通常就比较低,难以清除掉镜片上的雨滴,导致后视镜的清晰度较低,不利于行车安全。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06664.8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外壳(1)和连接部(2),外壳(1)的表面设有镜面(3),所述外壳(1)和连接部(2)联通,外壳(1)的上下两边内部中空,连接部(2)内设有一收卷装置(4),收卷装置(4)上设有收放条(5),收放条(5)的两端分别穿入外壳(1)的上、下空腔内;所述镜面(3)上设有一纵向的刮水条(6),刮水条(6)的两端伸入外壳的上、下空腔内,且分别于收放条(5)的一端连接。该技术方案的后视镜的体积较小,该技术方案不便实现,可行性有待商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具有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及时、方便的出去镜面上的雨水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镜壳、镜面,该镜面嵌入所述镜壳中,还包括气泵、气管,所述镜壳的边缘的内侧设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所述气泵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气泵与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气体从第一通气孔中出来将灰尘、杂物、雨水从镜面的表面吹走,避免了因后视镜模糊而影响驾驶员的视野,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镜壳的边缘的外侧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气管与所述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二通气孔将后视镜与车窗之间的杂物、雨水吹走,避免落在后视镜的镜面上,也能够将车窗上外表面的杂物、雨水吹走,大大的降低了在雨水天、灰尘较多的时候行车时灰尘、雨水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孔置于所述镜壳的上边缘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通气孔的表面均设有过滤网。避免灰尘落入第一、第二通气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通气孔的孔径为1—2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通气孔的孔径为2—10mm。
优选的,所述气泵置于汽车内部,与汽车电源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平,未经胡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