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药酒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59016.4 | 申请日: | 2014-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农;李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00;A61P27/16;A61K33/28;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 耳鸣 中药 药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药酒。
背景技术
神经性耳鸣是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障碍。当内耳听觉感受器有病,如药物中毒、噪声外伤、美尼尔氏病等;听神经和听觉中枢遭受外伤或发生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等;以及颅内各种病变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都会出现耳鸣。神经性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
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鸣,如高血压、低血压、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而影响供血、某些疾病的毒素的影响、精神紧张、焦虑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在生活方面、休息不好,失眠后也会有耳鸣出现。因血液流通不够通顺而引起的耳鸣,一些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液带氧功能的药物,可减轻症状。如血府逐瘀汤加减可以治疗耳鸣。
神经性耳鸣目前是一个世界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够彻底治愈神经性耳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费用低,疗程短,无毒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药酒。
本发明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中药药酒是使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的组方,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朱砂: 甘,微寒;有毒。归心经。
功能主治: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牡丹皮: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竹叶: 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青黛: 咸,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蔓荆子: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升麻: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芦荟: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淡豆豉: 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桔梗: 苦、辛,平。归肺经。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糯米: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
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黄芩: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红花:性温,味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学,未经李良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药保健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酒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