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59000.3 | 申请日: | 2014-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之恩;李箐楠;任琪;袁艳;闫晗;丁昱;方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15/60 | 分类号: | C07C215/60;C07C209/8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柑橘 制备 辛弗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加工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辛弗林于1927年最先由德国科学家合成,,在自然界中分布于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叶和干燥幼果、仙人掌科植物中,也是中药材青皮、陈皮、枳壳、枳实的主要有效成分。因品种、产地、采摘时期的不同辛弗林含量有所差异,当果实越趋向成熟时,辛弗林含量越低,一般在未成熟果实中,辛弗林含量较高。
辛弗林(synephrine)分子式是C9H13NO2,分子量为167.20,结构如图1所示,辛弗林属于生物碱中的麻黄碱类,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酚羟基和氨基,因此辛弗林具有两性性质,与酸碱均能结合成盐。游离的辛弗林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其酸式盐和碱式盐则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时,辛弗林易发生消旋化。
辛弗林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较强的扩张器官和支气管的作用,还能够提高新陈代谢、增加热量消耗、提高能量水平、氧化脂肪,是一种天然的兴奋剂,无副作用,能够缓解因肥胖引起的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状,具有改善心情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柑橘皮渣为原料,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粗黄酮提取物水溶液;
(2)将粗黄酮提取物水溶液用弱极性溶剂混合液萃取,并将得到的萃取液浓缩至浸膏,再向浸膏中加入质量百分比的石油醚1-5%,冰浴静置令此结晶,经抽滤、真空干燥,得白色粉末,该白色粉末即为辛弗林产品。
所述的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取柑橘皮渣为原料,用40-7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再过D101大孔树脂柱柱层析,后依次用水、10-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4倍左右量的50-70%乙醇洗脱,并收集该部分洗脱液 ,减压浓缩,得粗黄酮提取物;
或者取柑橘皮渣为原料,用纯水回流提取后,再用95%左右的乙醇回流提取,将水提取物减压浓缩,浓缩液过D101大孔树脂,用10-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4倍左右量的60%左右的乙醇洗脱,收集95%左右和60%左右的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粗黄酮提取物;
或者取柑橘皮渣为原料,用95%左右的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粗黄酮提取物。
所述的一种利用柑橘皮渣制备辛弗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弱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其中一种或任意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从柑橘皮渣中提取辛弗林,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减轻柑橘加工企业环境保护压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2)辛弗林的提取纯化,摒弃传统树脂分离方法,运用生物碱特征,其在强碱性溶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所以水溶液里溶解度较差,从而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纯化,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
(3)辛弗林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辛弗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实验室实施为例,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
实例一
取10.000g柑橘皮渣,加5-8倍量纯水回流提取2h,然后用5-8倍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将水提取液减压浓缩,过滤,滤液上样于D101型大孔树脂柱中,用3倍量10-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4倍量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与95%的乙醇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粗黄酮提取物。
将上述浓缩液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共萃取四次,合并四次萃取液浓缩至浸膏,加入体积为浸膏的0.2倍的石油醚搅拌,放入冷库结晶,抽滤,干燥得白色粉末状物质,即为辛弗林。
实施例二
取10.000g柑橘皮渣,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将提取液上样于D101型打孔树脂,分别用水、10-30%乙醇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60%乙醇洗脱,并收集6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黄酮粗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9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氰基苯甲酸及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芴的空穴传输化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