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牛用抗运输应激复合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8707.2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焕民;甄莉;计红;郭景茹;孔凡志;郭丽;司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00 | 分类号: | A61K33/00;A61P39/00;A61K31/355;A61K31/197;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孙薇 |
地址: | 16331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牛 运输 应激 复合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领域,涉及一种肉牛用抗运输应激复合制剂。
背景技术
应激反应stress,也称为狩猎式反应(医学、护理学专有名词),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失血、感染、中毒、缺氧、饥饿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应激反应由于应激因子(stressor)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肉牛的运输过程中,由于突然改变饲养环境,车厢内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肉牛应激反应较大,免疫力会下降,大大影响了肉牛品质。经过研究人员的多年研究,发现以下几个因素与奶牛运输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1、血糖(GLU)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等组织器官的唯一能源物质,其浓度水平与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GLU水平的变化反映出肉牛为适应运输应激对体内资源重新调配的过程,并且该过程与机体重要的应激反应系统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密切相关。HPA轴的激活是应激神经内分泌学研究中最早发现的规律,其终末效应激素通过“能量动员”刺激肝糖原和肌糖原迅速分解,以及利用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为机体提供更多能量,从而有利于应激条件下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2、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是反映肌肉生理活性的重要代谢酶,也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生化指标。剧烈运动、肌肉损伤或肌肉疲劳时,血液中CK和LDH含量会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LDH是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关键酶之一,是评定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CK是肌细胞特异酶,应激时细胞膜损伤、细胞破坏,CK渗漏至细胞外,使血清中CK活性增高,因此CK活性显著升高是肌细胞膜系统受损的一个指示剂。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一般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下进行的。它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内分泌腺调节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使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HPA轴机能增强是所有应激反应最重要的特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GCs)作为HPA轴调节中分泌的重要激素,在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激时,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转运到垂体前叶刺激ACTH的释放。ACTH通过酶降解作用可促使游离的免疫细胞释放IL-1、IL-6、IL-2等细胞因子,进而激活和增强免疫反应。ACTH还可激活肾上腺皮质来刺激GCs的合成和释放,而GCs又可反馈调节HPA轴的各个反应阶段。
3、应激中GCs的升高是免疫抑制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高水平的GCs可改变淋巴细胞循环,使得外周血WBC总数下降,GCs对IgG类抗体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通过抑制IL-2和IFN-γ等淋巴因子的产生而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另一方面,GCs含量的升高也会产生“GCs”效应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内蛋白质分解,增强脂肪动员,促进脂肪酸释放入血;通过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稳定性,稳定溶酶体膜进而发挥一定的抗休克作用;还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使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和血栓素A的浓度降低,发挥抗炎效应等。大量研究表明,GCs的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一项十分敏感有效的应激指标。
研究表明,畜禽在运输过程中的健康状况直接与运输应激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信号蛋白。它不仅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而且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互相影响,对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产生重大危害,细胞因子在这些系统之间还起着重要的信使作用。因此细胞因子的变化也是我们关注免疫机能变化的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未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8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