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58018.1 | 申请日: | 2014-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卢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B23K1/0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眼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眼镜板和切割环是混凝土泵的耐磨部件,也是混凝土泵的关键易损零部件,眼镜板安装于料斗的后墙板上,其上一般开设有2个内孔,分别与输送缸连通;切割环安装于S阀上,其开设有1个内孔。在泵送作业时,S阀摆动,切割环的内孔交替地与眼镜板的内孔连通。该泵送过程中,眼镜板和切割环之间承受较大的摩擦力和冲击力,其耐磨性、密封性及使用寿命一直是影响泵送设备整体品质的重要指标。
市场上的眼镜板、切割环大部分是在优质碳钢上先堆焊耐磨层,再镶焊硬质合金整环。这种工艺的主要问题在于整环硬质合金钎焊应力大,虚焊严重,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崩块现象;其次是堆焊层二次受热,堆焊层硬度及耐磨性下降明显,造成堆焊层早期磨损,本体被掏空,硬质合金环裸露后受冲击脆断而失效。
技术人员也开发了分段式的“L型”、“Z型”眼镜板或切割环,流道内圈堆焊层高度减小,甚至取消,避免了因堆焊层磨损而导致的失效,并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冲刷、灰浆的挤出泄露,提高密封性。但是其焊接工艺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极易出现早期故障,影响了混凝土的正常泵送作业。并且在镶拼式硬质合金块的邻接部分易产生合金尖角,影响使用性能。
另外,在流道内圈堆焊使得本体受热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导致眼镜板变形量大,造成后续机加余量过大,严重浪费硬质合金的问题。另外也会造成眼镜板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及制造方法,以解决眼镜板的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在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镶嵌有耐磨套,在本体的耐磨面上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钎焊有硬质合金层。
进一步地,硬质合金层包括沿凹槽边缘围绕的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一环和第二环均由硬质合金块拼接形成。
进一步地,第一环上的硬质合金块焊缝与第二环上的硬质合金块焊缝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本体由碳钢制成。
进一步地,耐磨套的材料为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制造方法,在本体的耐磨面开凹槽,在凹槽内镶拼硬质合金块,硬质合金块沿着凹槽边缘拼接成至少两个环,在拼接的接缝处填满焊料;将装配好的本体放到钎焊炉中进行钎焊;将耐磨套镶嵌在本体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内。
进一步地,在本体的钎焊过程中,将装配好的本体放到钎焊炉中进行加热至钎焊温度,然后出炉缓冷至室温。
进一步地,耐磨套由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材料制造而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包括上述混凝土泵的眼镜板。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及制造方法,在第一孔和第二孔内镶嵌耐磨套,在本体的耐磨面上钎焊有硬质合金层。该种结构由于没有进行堆焊,避免了眼镜板形状不规则,受热不均匀,变形量大的问题。提高了耐磨性能和密封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泵的眼镜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混凝土泵的眼镜板为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泵的眼镜板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孔10和第二孔11,两个耐磨套5分别镶嵌在第一孔10和第二孔11内。在本体1的耐磨面上钎焊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有硬质合金层4,本体1优选优质碳钢制造。耐磨套5由硬质合金或钢结硬质合金或金属陶瓷材料制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8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