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芬顿化学氧化反应的一体化泥水分离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6714.9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智勇;宋永会;向连城;李斌;魏健;吕纯剑;王健;肖书虎;辛旺;孔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氧化 反应 一体化 泥水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芬顿化学氧化反应的泥水一体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顺向布置的浮渣分离区(2)、斜板浮沉区(3)、接触过滤区(4)和出水区(5),所述浮渣分离区(2)设有以便芬顿反应后的泥水混合液由此进入的进水口(1),所述斜板浮沉区(3)内的中部安装有正向和反向两层斜板或斜管(7),所述斜板浮沉区(3)内的上部为气浮分离区域,其中设有两道隔板(8,9),将其分为三级串联气浮,并且所述斜板浮沉区(3)的出水一侧设有浮渣挡板(10)和导流板(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浮渣槽(19)设于所述浮渣分离区(2)上部一侧,槽沿高于液面,以便所述浮渣分离区(2)中上浮的部分污泥絮体由此刮渣去除;第二浮渣槽(20)设于所述斜板浮沉区(3)上部一侧,槽沿高于液面,以便在所述斜板浮沉区(3)中上浮的部分污泥絮体由此刮渣去除。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分离区(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斗(14),以便所述浮渣分离区(2)中下沉的部分污泥絮体沉入其中;所述斜板浮沉区(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第三和第四污泥斗(15,16,17),以便所述斜板浮沉区(3)中下沉的部分污泥絮体沉入其中。
4.一种使用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体化泥水分离装置进行泥水分离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i.芬顿反应后分别经中和反应和混凝反应的泥水混合液,从进水口(1)自流进入泥水分离装置的浮渣分离区(2),在此部分污泥絮体发生上浮,形成浮渣并通过浮渣槽(19)去除;部分污泥絮体沉入底部的第一污泥斗(14)中,其余泥水混合液自下部进入斜板浮沉区(3);
ii.在斜板浮沉区(3)中,泥水混合液经由位于其中部的正向和反向两层斜板或斜管(7)的碰撞絮凝后,比重大于水的絮体沉淀至底部的第二、第三和第四污泥斗(15、16和17)中,并且借助于斜板或斜管(7)上部区域中设置的两道隔板(8,9),经进一步碰撞絮凝后比重小于水的絮体随混合液穿过斜板或斜管(7)进入上部区域,在隔板的阻挡下进行三级串联气浮,浮渣量由前至后逐渐减少,浮渣通过另一浮渣槽(20)去除,之后液流进入接触过滤区(4);
iii.在接触过滤区(4)中,经过固定床颗粒滤料的接触过滤作用,过滤后的出水经过出水阀门(12)进入出水区(5),并最终从出水口(6)流出。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固定床颗粒滤料截留的污泥絮体达到预设水平后,过滤水头损失增加,接触过滤区(4)液位增加至预设值时,关闭出水阀门(12),开启气源(18)进行单独气洗;然后开启反冲洗水泵(13),利用出水区(5)内的清洁出水和气源(18)对滤床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之后再关闭气源(18),进行单独水洗,控制滤床反冲洗膨胀率15-20%,使滤床内截留的污泥返流回斜板浮沉区(3),在重力作用下沉淀至第二、第三和第四污泥斗(15、16,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7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籽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蔗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