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291.0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肖红梅;渠成兵;付绍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敬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积 微孔 活性炭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纳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纤维是继粉末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活性炭材料,与前两者相比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优异的加工性能,易加工成毡、布、纸等多种形式,因此,活性炭纤维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在食品、医疗、环保、纺织、核能等行业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制备活性炭纤维的前驱体主要有粘胶纤维、酚醛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沥青基纤维、聚乙烯醇基纤维、苯乙烯/烯烃共聚纤维和木质基纤维等,工业上使用的主要是前四种。
聚丙烯腈(PAN)纤维最显著的优点是结构中含有氮元素,因而其对硫系及氮系化合物有着较高的吸附性能,这是其它几种前驱体活性炭纤维所无法比拟的。商业化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纤维主要是将聚丙烯腈原料经由溶液纺丝制备制备成聚丙烯腈纤维,再将聚丙烯纤维经预氧化、碳化、活化制备得到的,受工艺条件限制商业化的聚丙烯腈纤维直径一般为十几个微米。目前针对PAN基活性炭纤维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商业化聚丙烯腈纤维为原料的后续加工工艺研究(包括预氧化、碳化温度、碳化时间、活化剂的种类及活化条件等),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得到的纤维直径可达纳米级(几十个纳米至几个微米),可以满足对纤维直径有更高要求的领域。经检索利用静电纺丝将聚丙烯腈和活化剂共混纺丝、碳化活化同时进行制备活性炭纤维的研究还没有公开报道。
目前活性炭纤维的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将各种有机原料进行纺丝制备成纤维前驱体,对各种前驱体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之后再高温碳化,最后经活化处理形成活性炭纤维。原料自身,制备工艺的预处理温度、碳化温度、碳化时间、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最终的活性炭纤维制品的比表面积以及孔隙结构都有很大的影响。CN102505403A《一种具有分层次孔结构的活性炭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中,将高中孔活性炭材料分散到聚丙烯腈有机溶剂中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膜,之后经预氧化、碳化、二氧化碳活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分层次孔结构活性炭纤维,该发明在活性炭纤维前驱纤维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静电纺丝技术,不过后续的碳化、活化过程仍是传统的制备工艺,碳化、活化步骤时间过长,能耗较大。专利CN102021676A将氢氧化钛凝胶与聚丙烯腈溶液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钛/聚丙烯腈复合纤维,不过后续活化仍是采用氢氧化钾浸泡的方式。利用静电纺丝将聚丙烯腈和活化剂共混纺丝、之后碳化活化同时进行制备活性炭纤维的研究还没有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提供一种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聚丙烯腈原料和活化剂加入到强极性溶剂中,经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静电纺丝原液;
所述聚丙烯腈原料、活化剂与强极性溶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0.1-2:6-12;
所述强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活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氯化锌、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钙、溴化钠和溴化锌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2)将静电纺丝原液在静电纺丝设备上纺丝得到纳米纤维丝;
3)将纳米纤维在200-250℃空气氛围中进行预氧化处理1-2小时;
4)将经预氧化的纳米纤维丝在保护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活化处理,所述高温活化处理温度为500-800℃;之后冷却至室温,水洗干燥后得到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
所述的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氖气、氩气和氪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的高温活化处理的时间为0.25-3小时
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将聚丙烯腈原料和活化剂加入到强极性溶剂中进行共混为静电纺丝制备有机纤维前驱体,之后经静电纺丝、预氧化、碳化活化、洗涤、烘干等工艺,制备出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所制备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窄、吸附选择性高的优点;且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微孔丰富,节能环保;比表面积已完全达到商业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活性炭纳米纤维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分闸缓冲装置
- 下一篇:外科护理换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