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制造设备终端收纳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55835.1 | 申请日: | 2014-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广丰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东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制造 设备 终端 收纳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制造设备终端收纳及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玻璃制造企业在制造玻璃的工序中都有一处或几处外观检测环节,通过高强日光灯对玻璃反面照射检测玻璃是否有明显砂眼、气孔等缺陷。现有检测装置是将照明灯具倾斜固定在在一个框体上,通过人为将玻璃从制造设备终端移动到检测装置上,检测完成后再人为移开玻璃。由于玻璃是易碎品,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并且玻璃在检测装置上只能横向移动不便于旋转,又可能出现对次品漏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制造设备终端自动收纳并方便检测玻璃外观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玻璃外观检测技术浪费人力、效率低下,以及玻璃制造设备终端产品无法自动收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发明包括框体、支撑表体、灯具支撑体,所述框体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框体最上方设有支撑表体,支撑表体的上方设有缓冲旋转装置,所述灯具支撑体设于支撑表体下方与框体连接,所述灯具支撑体设有照明灯具,照明灯具设有可接电源接口。
具体的,所述支撑表体为多排并列结构,分别与框体装配连接,并设有多排并列结构缓冲旋转装置,作为优选,缓冲旋转装置为万向轮,可将玻璃产品各方位旋转检测外观。
具体的,所述灯具支撑体与支撑表体同为多排并列结构,与支撑表体交错并列,所述照明灯具通过可接电源接口连接电源通过间隙穿过支撑表体照射玻璃,可清楚检测产品是否有砂眼、气泡等外观缺陷。
具体的,所述支撑表体通过滚动轴承与框体连接,以调节多排缓冲旋转装置间距。
同上,所述灯具支撑体通过滚动轴承与框体连接,以调节多排照明灯具之间间距,配合缓冲旋转装置检测不同大小产品外观,提高检测安全性及质量。
具体的,所述照明灯具为多排并列结构安装在所述灯具支持体上,并在每排设有可控开关,为不同大小产品提供不同亮度,既实用,又节能;所述照明灯具通过可接电源接口连接电源,作为优选,可接电源接口连接220V交流电,方便电源供应。
具体的,所述框体下方设有底座,底座与框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动底座可调节高度,为不同高度玻璃制造设备终端提供选择,作为优选,底座装配可刹车万向轮,方便本发明搬动到任何玻璃制造设备终端。
作为优选,本发明通过调节滚动轴承及可调节高度底座,使缓冲旋转装置宽度与玻璃产品宽度齐平,高度略低于玻璃制造设备终端,如此玻璃从制造设备终端自动流入缓冲旋转装置待检。无需人工将玻璃产品从制造终端移动到检测设备上,节约大量人工,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表体设有缓冲旋转装置,缓冲旋转装置为可调间距,方便不同大小产品检测收纳,缓冲旋转装置为万向轮,可将玻璃产品各方位旋转检测外观无死角。照明灯具间距可调节聚光,亦可通过可控开关提供亮度调节,实用又节能。再者,由原有的立式检测装置改为卧式装置,框体设有可调节高度底座,适用于不同高度玻璃制造设备终端,可使产品非常顺利的自动流入收纳检测,节省了由人工搬运到老式检测台的程序,将终端产品收纳与检测两段工序合二为一,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搬运途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老式检测玻璃外观装置;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中:1.框体,2.支撑表体,3.灯具支撑体,4.底座,5.缓冲旋转装置,6.照明灯具,7.可接电源接口,8.玻璃制造设备终端,9.滚动轴承,10.可控开关,11,框体,22.支撑表体,33.灯具支撑体,66.照明灯具,77.可接电源接口,88.玻璃制造设备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广丰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广丰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