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渣中间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5734.4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锋;马光宇;徐鹏飞;刘常鹏;张大奎;于淑娟;耿继双;钱峰;李卫东;张天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41/18;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中间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熔渣用中间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态渣直接生产产品的中间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冶金企业一般采用的中间包主要用于熔化金属的连续铸造或不连续铸造。而用以盛装液态渣直接生产产品的中间包则不多见,其技术要求与铸造、连铸金属中间包差距较大。因为盛装液态渣时,炉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性远高于钢水,其流口常因遭侵蚀而损坏频率较高,明显降低了中间包的作业率和整体寿命,造成了大量耐火材料的浪费。另外,一般炉渣冶炼中间包多采用开口机开口、泡泥封堵等工艺进行熔渣中间包的放渣与停流,其占用场地较大,开口精度有限,工艺复杂,现场作业环境差等,而液态渣中间包一般均为中小型,且粘度较大,热容量小,限制了传统开口机等开流装置的应用。
国内外也有一些中间包相关的专利和文献,如专利《中间包》(CN201120448197.7)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壳、绝热层、永久层、隔热层和工作层。根据该实用新型的中间包在永久层和工作层之间形成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的隔热层,从而在不增加中间包的整体壁厚,不减少中间包容量的情况下,使得中间包的外壁的外表面温度降低。该类中间包的绝热性能相对较好,但工艺相对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因此成本较高,而且用于盛装液态渣由于无性能良好的中间包盖,其上表面将很快结出较厚的渣壳,则液态渣可放出比例相对较低,生产效率将受到明显影响。
专利《钢包水口》(CN200920137247.2)公开了包括固定在钢包体上的水口座砖,水口座砖的水口孔内插有活塞式滑杆,滑杆中设有口部在滑杆下部的盲孔,滑杆的侧壁上设有与盲孔相通的导流孔。其通过驱动滑杆上下移动来控制水口的关闭和开启,操作灵活方便,钢包在线运转间断时间短,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钢水包在线运转的连续性。然而该类水口只适合于钢水流体的控制,用于液态渣流体的控制时将很快失效,并可能导致漏渣事故的发生。
专利《高炉开口机旋转驱动装置》(201020582217.5),公开了高炉开口机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高炉开口机进行开铁口出铁工作。该实用新型用液压缸代替液压马达,再通过连杆机构传动,这样即使环境恶劣,也不会使传动装置失效,从而大大减少开口机的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确保开口机的工作效率。由于开口机设备较大,控制精度低,该类专利不适合于中小型液态渣中间包的开口与停流。
因此,现有技术中盛装液态渣的中间包相关技术较少,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保温措施不足、放渣口损坏频率高、放渣、封口作业时间长,整体作业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液态渣中间包及其使用方法,提高液态渣中间包开流和停流的精度和稳定性,提高中间包的连续作业率和下流量,降低残渣量,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和维修率,明显降低使用成本。
一种液态渣中间包,包括中间包盖、中间包钢壳、绝热层、永久层、工作层、流口座砖、塞棒、塞棒引导装置。中间包钢壳内依次安装有绝热层、永久层、工作层,流口座砖位于中间包下部,塞棒与流口座砖配合使用,所述流口座砖中心设置5°~10°圆台状的稍形内孔,流口座砖刚玉质浇注料制成,所述塞棒前段与刚玉质浇注料相配合的部分为5°~10°的稍形实心棒体,塞棒后段为圆柱状实心棒体,塞棒尾部开有通孔,塞棒通过通孔与塞棒导引机构相连,中间包盖位于中间包顶部用于中间包的保温。
中间包盖内部安装有100~250mm厚的耐热纤维或轻质浇注料。
绝热层为15~50mm厚的耐火纤维制成,包括含锆耐火纤维、石棉纤维等。
永久层为80~150mm厚的轻质浇注料制成,包括镁质浇注料、铝质浇注料等。
工作层为100~200mm厚的刚玉质浇注料制成。
液态渣中间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包预备:将流口座砖固定于中间包上,塞棒置于流口座砖中。
(2)烘烤:将中间包烘烤至900~1300℃,准备盛装液态渣原料。
(3)装料:将液态渣装入中间包,盖好中间包盖,移动至生产工位。
(4)放料:将流口塞棒与塞棒引导装置相连接,使流口塞棒以旋转或非旋转方式沿塞棒中心线向外移动,液态渣随塞棒退出而流出。
若有少量固态渣等杂质进入流口管道内阻塞流体流动,可将塞棒重新插入流口座砖,然后再拉出,如此反复直至流体流动顺畅。
若有少量固态渣等杂质进入流口管道内阻塞流体流动,可将塞棒重新插入流口座砖,然后再拉出,如此反复直至流体流动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喷嘴杯
- 下一篇:一种金属电解用纯铝阴极导电梁压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