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5592.1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二次 穿刺 一次性 自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一次性自动采血针。这种采血针能够有效防止采血过程中由于二次穿刺给受用者带来的痛苦。
背景技术
一次性自动采血针是指一次性使用的带有自动弹射结构的采血针。多年来这类采血针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与发展之中,目前这种自动采血针正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当今医用采血器件的主流。
一次性自动采血针通常包含壳体、针芯和弹簧三部分,其中,壳体构成一个弹射腔,针芯和弹簧均设在弹射腔内,弹簧作用于针芯的后端,针芯内设有带针尖的针体,针尖位于针芯前端并套有一保护杆或保护套,保护杆或保护套从壳体前端伸出,壳体上设有按钮,针芯与壳体之间设有卡锁结构。
中国专利CN102028480A公开了一件名称为《改进型安全便捷式一次性自动采血针》,申请号为201010596791.0的发明专利申请,参见附图1。作为一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无论从使用的安全性角度,还是使用的便利性角度均可称之为一款经典设计,与以往其它一次性自动采血针相比该方案体现了技术先进,操作简便,使用安全的特点。但是,从这类采血针发射后对受用者形成的穿刺规律来看,绝大多数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发射后对受用者均形成多次重复穿刺,经高速摄影观察采血针一次发射最多可达7次穿刺,而且多次穿刺孔位不同。这给受用者带来了较强的疼痛感,甚至是痛苦。附图2-7演示了上述专利方案在一次发射后形成多次穿刺的过程,其中,从附图2到附图7为一次发射后第一次穿刺的过程,然后回过来在附图5到附图7之间重复,直到针芯停止运动。从理论上分析,这类采血针发射时,动力弹簧在弹性势能释放后在弹簧腔内过分自由,由于惯性针芯在一次发射后无法立刻停止运动,需要经历多次往复衰减振动,带动针尖往复穿刺,直至弹性势能被摩擦力消耗殆尽,才停止下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曾有人采用双弹簧措施,即使用一个弹簧作为发射的动力弹簧,使用另一个弹簧作为减振弹簧,当动力弹簧发射后利用减振弹簧进行缓冲,从而减少往复穿刺。但这种设计带来的缺点是:增加了一个零部件,造成结构复杂,装配复杂,成本高。此外减振弹簧的设计效果在理论与实际之间也很难把握准确。
为此,本发明从防止二次穿刺的约束机构角度入手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其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现有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存在的多次重复穿刺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含壳体、针芯和弹簧,其中:
壳体构成一个弹射腔,针芯和弹簧均设在弹射腔内,针芯与弹射腔在弹射方向上滑动配合,弹簧在弹射方向上作用于针芯;针芯上设有带针尖的针体,针尖位于针芯前端;壳体上设有触发按钮,针芯侧部与壳体之间设有卡锁结构。
其创新在于:所述针芯侧部与壳体弹射腔内壁之间设置有防止二次穿刺的约束机构,该约束机构由设在针芯侧部上的弹性钩和设在壳体弹射腔内壁上的卡槽组成。
所述弹性钩由弹性臂和钩体组成,弹性臂在针芯侧部斜向向后延伸,钩体位于弹性臂的臂端而且钩弯朝前。
所述卡槽在壳体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凹形槽,该凹形槽的顶部相对于弹射腔后方或/和前方的内壁凸起,凹形槽具有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靠弹射腔后方,第二内侧面靠弹射腔前方,在凹形槽的槽深方向上第一内侧面的高度大于第二内侧面的高度,第一内侧面的顶部与弹射腔后方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连接,第二内侧面的顶部与弹射腔前方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斜面连接;在凹形槽的槽宽方向上第一内侧面与第二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倍钩体对应宽度,同时小于二倍钩体对应宽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二次穿刺的一次性自动采血针,包含套筒外壳、端盖、针芯、弹簧和推发器,其中:
端盖盖在套筒外壳端口处,端盖在套筒外壳内伸出一对弹性爪从而形成弹性夹,针芯被夹持在弹性夹之间,弹簧作用在针芯后部与端盖之间的弹射方向上,弹性夹未端利用卡钩和夹持力将针芯卡住,形成卡锁结构。
推发器滑动设在套筒外壳中,推发器对应两个弹性爪迎面设有迫使其向两侧分离的斜面或锥面,推发器的中空部分为弹射腔,推发器前部从套筒外壳中伸出一采血端面,采血端面中央设有出针孔。
其创新在于:所述针芯侧部与推发器弹射腔内壁之间设置有防止二次穿刺的约束机构,该约束机构由设在针芯侧部上的弹性钩和设在推发器弹射腔内壁上的卡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