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抗倒伏炭基复合肥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55017.1 申请日: 2014-06-10
公开(公告)号: CN1040037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7
发明(设计)人: 王惠群;张伟;蔺万煌;方俊;刘星强;武德里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谷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1/06 分类号: C05G1/06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袁颖华
地址: 410128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稻 倒伏 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稻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专用抗倒伏炭基复合肥。

背景技术

许多双季稻水稻生产区特别是湖南由于晚稻遇到寒露风天气使晚稻倒伏,结实率下降,造成严重减产。另外双季稻区水稻连作造成双季稻区土壤酸化严重,使土壤中的肥料养份流失及散发,造成水田周围的水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界中的硅除以惰性形式存在以外,都是以微生物地球化学活性硅的形式存在的,即活性硅。活性硅对于不同的土壤作用及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均有影响。自然界中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比磷、钾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更为强烈。土地耕种破坏了土壤营养平衡,以至于每年土壤中的重要营养随着作物的收获而流失,硅也和其它营养一样受到损失。农田流失的活性硅每年每公顷40-300kg,从这个意义上说,施用含硅肥料也是必要的。近年来,日本在水稻栽培中已普遍施用硅肥。硅肥在日本已列为仅次于氮、磷、钾的第4个主要营养元素。据资料报道,我国北方土壤种植的喜硅作物如大麦、大豆、水稻等施用硅肥可明显增产。

生物质炭是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环保事业和尖端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稻壳炭属于生物质炭,稻壳炭是稻米加工后的稻壳通过生物质能源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应用在600-800℃下燃烧2-3小时发电后的炭化副产品。稻壳炭化后的黑色材料称之为生物质炭或稻壳炭。稻壳炭主要成分是约50%的固定碳,约45%灰分含量。稻壳炭因为固定碳的存在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特异的表面官能团,稻壳炭pH值在7以上,所以稻壳炭为双季稻区酸性土壤的良好改良剂。稻壳炭还含较多的可溶性硅,硅含量约为520mg/kg,可提高水稻茎秆中的硅含量20%-60%,硅有利于细胞的木质化和硅质化,从而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稻壳炭肥分含量虽不多,但会促进P、K、Ca、Mg的有效性。稻壳炭吸附力大,稻壳炭盐基置换性良好,可帮助植物吸附养分并减少肥分流失及散发,减少连作障害。

90年代后期,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硅肥料生产和应用越来越重视。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硅,只是由于以不同矿物形态存在,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由于植物的同源性,稻壳炭中的硅是更能被水稻等作物吸收利用的活性硅。但至今未见到有关稻壳炭应用的水稻专用抗倒伏炭基复合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双季稻水稻生产区的主要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水稻抗倒伏炭基复合肥,可解决稻壳产生的环境污染,指导稻壳的高值化生产,提高稻壳的附加值,对提高湖南稻米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抗倒伏炭基复合肥,该炭基复合肥由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稻壳炭及粘合剂组成,每吨炭基复合肥含尿素100-112kg、氯化铵157-175kg、硫酸铵63-70kg、磷酸一铵143.75-161kg、氯化钾131.25-147kg、稻壳炭285-355kg及粘合剂40-60kg。

上述粘合剂为海泡石、高岭土或白泥土。

上述炭基复合肥是上述配比取稻壳炭与无机肥(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酸一铵及氯化钾)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后的物料输入造粒机中,加入粘合剂(海泡石、高岭土或白泥土)后进行制粒,即得到本发明的炭基复合肥。

上述炭基复合肥施用时,可与有机物料腐熟剂一起施用,效果更佳,该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施用量为每吨炭基复合肥加施40-60kg有机物料腐熟剂。

本发明还提供本发明的炭基复合肥在水稻抗倒伏中的应用。下面以具体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炭基复合肥在水稻抗倒伏中的作用。

1、长沙市宁乡县历经铺乡历经铺村稻壳炭田间试验

试验地点在长沙市宁乡县历经铺乡历经铺村,试验品种为金健岳优518杂交晚稻(海南种),试验面积为1.4亩,试验用肥料为本发明的水稻抗倒伏炭基复合肥,以在施用本发明的炭基复合肥之前,施用现有常规复合肥的茎秆硅含量、稻谷产量及土壤pH值作为对照,结果见下表1。

表1 田间试验茎秆硅含量、稻谷产量及土壤pH测定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谷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农业大学;湖南谷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