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54347.9 | 申请日: | 2014-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赤川卓;深川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33/52 | 分类号: | H01L33/52;H01L51/52;H01L5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光装置 发光元件 平坦化层 无机密封层 电子设备 配置 第一区域 外缘配置 基板 制造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面和与上述第一面交叉的端面的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面上的发光元件、覆盖上述发光元件的平坦化层、以及配置在上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一无机密封层,上述第一无机密封层的外缘配置在上述平坦化层的外缘与配置有上述发光元件的第一区域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该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搭载了该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光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有机电致发光(EL)装置是自发光型显示装置,例如与液晶装置等非发光型显示装置相比,由于不需要作为光源的背光灯所以在薄型化、轻型化方面有利,人们正在期待一种应用于电子取景器等的、作为微型显示器的应用。有机EL装置具备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EL元件,该有机EL元件由阳极、阴极、以及由这些电极挟着的发光功能层等构成。由于发光功能层会因氧、水分(湿气)等而劣化,所以有机EL元件被阻隔氧、水分的阻挡膜覆盖。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以无机化合物膜(硅酸氮化物、硅氧化物等)和热固化性树脂(环氧树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膜覆盖的支持基板(母基板)形成多个有机EL装置后,通过对断开线处照射激光来断开母基板,形成单体的有机EL装置。配置在有机EL装置的有机EL元件被无机化合物膜和热固化性树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膜、以及无机化合物膜和中间膜层叠而成的密封膜覆盖,通过该多层膜和该密封膜,水分对有机EL元件的影响被切断,能够较大地提高有机EL元件的可靠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1913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存在难以完全切断水分的影响这一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由于无机化合物膜(硅酸氮化物,硅氧化物等)和热固化性树脂(环氧树脂)交替层叠而成的多层膜、无机化合物膜(硅酸氮化物,硅氧化物等)和中间膜层叠而成的密封膜跨越上述断开线而形成,所以需要沿着断开线来断开这些多层膜和密封膜。构成无机化合物膜的硅酸氮化物、硅氧化物与例如构成热固化性树脂的环氧树脂相比,柔软性不良,容易由于应力、形变(变形)而产生裂缝。在沿着断开线来断开母基板的情况下,断开线附近的多层膜、密封膜无论如何都要被施加应力、形变,容易在构成多层膜、密封膜的无机化合物膜产生裂缝。根据裂缝的状态,有可能经由裂缝向有机EL元件侵入水分。
而且,在长时间使用有机EL装置的情况下,有机EL装置被施加热、力等外压力,在母基板的断开时产生的裂缝变大(生长),有可能向有机EL元件侵入水分。即,存在长期可靠性降低的风险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的,能够以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涉及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面和与上述第一面交叉的端面的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面上的发光元件;覆盖上述发光元件的平坦化层;以及配置在上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一无机密封层,上述第一无机密封层的外缘配置在上述平坦化层的外缘与配置有上述发光元件的第一区域之间。
在本应用例中,第一无机密封层的外缘配置在平坦化层的外缘与配置有发光元件的第一区域之间,即离开基板的端面(断开线)。
由于第一无机密封层的外缘离开断开线而配置,所以使断开线的初始裂纹进展的应力的影响变小,不容易通过该应力而在第一无机密封层产生缺陷(裂缝等)。因此,能够抑制水分、氧经由第一无机密封层的缺陷向发光元件侵入,能够抑制由于水分、氧引起的发光元件的劣化。因此,能够提高电光装置的长期可靠性。
应用例2
优选地,在上述应用例记载的电光装置中,在上述发光元件与上述平坦化层之间具备覆盖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二无机密封层,上述第二无机密封层的外缘配置在上述平坦化层的外缘与上述第一区域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