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箱装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4188.2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鹏;郑晓春;赵维全;邓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5B11/02;B23Q3/06;B23B47/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箱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ZJN-816阀厅接地开关齿轮箱是由分别安装有两个锥齿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输出动力的,输出轴外端部连接有输出拐臂。为了保证输出要求,在装配时对输入、输出轴和两个锥齿轮的装配固连以及输出拐臂和输出轴的装配固连就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没有一种专用的装配工装,一般采用的都是手工装配,这样输出拐臂在输出轴上的安装位置不能得到准确定位,另外,输出轴与输出拐臂的固定连接以及输入、输出轴与两个锥齿轮之间都是靠孔和销配合固连,在向输出拐臂和两个锥齿轮上钻孔时就容易因为输出拐臂和锥齿轮的转动和滑移造成钻配误差;第三,由于输入轴端部的设有与电机输出夹头连接的切削平面,装配时需要保证切削平面和输出轴端部所连接的输出拐臂都处于水平位置。另外,手工装配方式装配不够精准,对工人的装配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也容易导致两轴的齿轮啮合不完全,给后续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不便,并且手工装配的装配效率也较低,装配质量很难达到要求,已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装配工装,用以解决装配时输出拐臂在输出轴上难以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齿轮箱装配工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箱装配工装,包括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定位齿轮箱的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在定位时与齿轮箱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线平行的齿轮箱定位基准面,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齿轮箱输出轴端部所连接的输出拐臂的输出拐臂固定装置以及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定位齿轮箱的齿轮箱水平定位装置,所述齿轮箱水平定位装置在定位齿轮箱时具有一条垂直于齿轮箱定位基准面、且与齿轮箱输入轴轴线和输出轴轴线的交点重合的水平定位基准线,所述输出拐臂固定装置在定位输出拐臂时具有与水平定位基准线平行的拐臂定位基准面,所述拐臂定位基准面与被定位的输出拐臂的远离齿轮箱的外端面重合,所述水平定位基准线和拐臂定位基准面之间具有设定的设计要求距离。
所述输出拐臂固定装置为竖立设置于底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在齿轮箱固定于底板上时靠近齿轮箱的一侧面为拐臂定位基准面。
所述立板上设有定位输出拐臂的输出拐臂定位孔,与所述输出拐臂定位孔插装配合有输出拐臂定位销,输出拐臂定位销穿过输出拐臂定位孔和输出拐臂一端的孔定位输出拐臂,所述立板上还设有用于观察输出轴轴端位置的观察孔,观察孔的中心与输出轴轴线重合,观察孔的直径小于输出轴直径。
所述输出拐臂定位孔中心到输出轴轴线的距离等于输出拐臂两端孔的中心线的距离,所述输出拐臂定位孔中心距离齿轮箱定位基准面的距离等于输出轴轴线到齿轮箱定位基准面的距离。
所述齿轮箱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支撑齿轮箱输入轴外端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齿轮箱定位基准面平行的上平面和下平面,上平面与齿轮箱输入轴外端部的平行面紧贴,下平面与底板紧贴。
所述支撑装置由可调平行块和基准底座组成,所述可调平行块包括一个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上端面与输入轴外端部的两平行面平行,且上端面中心处设有与输入轴端部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心轴,下端面中心处设有带螺纹的支柱,所述基准底座的下端面与齿轮箱定位基准面平行,中心处开设有与所述支柱配合的螺纹通孔。
所述齿轮箱水平定位装置为开设在底板上、且与齿轮箱底座上的齿轮箱安装孔配合的至少两个齿轮箱定位孔以及与齿轮箱定位孔插装配合的齿轮箱定位销和与齿轮定位销上端所设的螺纹配合的螺母,齿轮箱定位孔的对称中心与水平定位基准线重合。
所述齿轮箱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在齿轮箱输入轴和输出轴上钻孔时导向钻头、定位钻孔位置的钻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输出拐臂固定装置定位输出拐臂在输出轴上的位置,齿轮箱水平定位装置定位齿轮箱在底板上的位置,而输出拐臂固定装置具有的拐臂定位基准面与齿轮箱水平定位装置具有的水平定位基准之间的距离是按照设计要求设计的,这样就保证了输出拐臂的外端面到输出轴、输入轴轴线交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即输出拐臂伸出齿轮箱的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收簧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