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4007.6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盖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芝蓝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纳米 氧化 触媒 溶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胶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效的环境净化材料,可将化学法和生物法均无法去除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具有光催化性能选择性好、产率高、污染少、适用范围广、具有亲水自洁作用等优点,所以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目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常规方法为溶胶-凝胶法(Sol-Gel)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化学计量比易控制,但是该方法的原料多采用有机醇盐、有机溶剂和络合剂,所以成本比较高,导致薄膜成本昂贵,影响了其销售市场,另外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热处理阶段会产生有机物,其有机物易燃烧挥发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工艺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节能环保,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80℃温度下,将无机硫酸氧钛溶于水中并调节pH至5~9,待溶液产生沉淀后,抽滤,洗涤,得滤饼。
(2)在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络合剂,经乳化即得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
作为优选,步骤(1)中,无机硫酸氧钛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
作为优选,所述水为纯化水。
作为优选,步骤(2)中乳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乳化时间30~40min。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滤饼与络合剂的质量比为1000:(1~10)。
作为优选,所述络合剂为过氧化氢。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无机硫酸氧钛为原料,在常温乳化处理条件下得到了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工艺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且节能环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在本发明中,所有设备和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在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80℃温度下,按无机硫酸氧钛与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20的比例,将无机硫酸氧钛溶于纯化水中并调节pH至9,待溶液产生沉淀后,抽滤,洗涤,得滤饼;
(2)按滤饼与络合剂的质量比为1000:10的比例,在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络合剂,络合剂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乳化40min即得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
实施例2
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20℃温度下,按无机硫酸氧钛与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15的比例,将无机硫酸氧钛溶于纯化水中并调节pH至5,待溶液无沉淀产生后,抽滤,洗涤,得滤饼;
(2)按滤饼与络合剂的质量比为1000:1的比例,在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络合剂,络合剂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乳化30min即得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
实施例3
一种制备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40℃温度下,按无机硫酸氧钛与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18的比例,将无机硫酸氧钛溶于纯化水中并调节pH至6,待溶液产生沉淀后,抽滤,洗涤,得滤饼;
(2)按滤饼与络合剂的质量比为1000:3的比例,在得到的滤饼中加入络合剂,络合剂为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乳化35min即得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溶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节能环保,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芝蓝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芝蓝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4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