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2498.0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袁仲雪;建方方;徐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G1/00;B01J19/12;C08J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解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料裂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裂解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废旧轮胎及各种废旧橡胶制品的存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仅废旧轮胎退役量约140万吨以上,并且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在递增。2007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1.6亿条至1.8亿条,仅次于美国。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还容易引起火灾。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已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目前我国废旧橡胶每年的回收率约为47%,属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率约为80%。长期以来,废旧轮胎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一直是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国内外一直致力于完全回收,高附加经济价值技术的研发,在热裂解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微波裂解油化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悄然走向工业化发展阶段。这对于解决废胎回收再用问题,根除二次污染,缓解能源危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裂解生产很早应用到石油化工行业,人们大多把石化裂解型式应用到废料裂解再利用生产活动中,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热裂解形式,效率低,还会产生烟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裂解炉,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热裂解形式,效率低,还会产生烟粉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裂解炉,包括炉体外筒和炉体内筒,所述炉体内筒安装在所述炉体外筒内部;其还包括:
第一电场电源绕组,环绕安装在所述炉体外筒的外壁;
第二电场电源绕组,环绕安装在所述炉体内筒的内壁。
如上1所述的裂解炉,进一步,所述炉体外筒和炉体内筒为铁磁性材料。
如上1所述的裂解炉,进一步,裂解炉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的上部。
如上1所述的裂解炉,进一步,裂解炉的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的上部,与所述进料口位置相对。
如上1所述的裂解炉,进一步,裂解炉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源绕组通过交流电时产生变化的电场,铁磁性材料做成的炉体外筒、炉体内筒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波源,利用电磁波的波动性与废料有机大分子产生共振,将其裂解成有机小分子,裂解物再利用。由于产生内外双波源,提高了共振能量及深度,提高了裂解效率,裂解过程不产生烟粉,避免了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裂解炉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排气口,2、炉体外筒,3、炉体内筒,4、出料口,5、进料口,6、第一电场电源绕组,7、第二电场电源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裂解炉的整体示意图。包括炉体外筒2和炉体内筒3,所述炉体内筒3安装在所述炉体外筒2内部;其还包括:
第一电场电源绕组6,环绕安装在所述炉体外筒2的外壁;
第二电场电源绕组7,环绕安装在所述炉体内筒3的内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炉体外筒2和炉体内筒3为铁磁性材料。
上述裂解炉工作时:电源绕组通过交流电时产生变化的电场,铁磁性材料做成的炉体外筒、炉体内筒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场与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波源,利用电磁波的波动性与废料有机大分子产生共振,将其裂解成有机小分子,裂解物再利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裂解炉的进料口5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2的上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裂解炉的排气口1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2的上部,与所述进料口5位置相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裂解炉的出料口4设置在所述炉体外筒2的底部。此外,将出料口设置在炉体外筒的下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方循环能源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2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煤气化炉
- 下一篇:大跨度拱顶施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