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感应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1773.7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3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柯玛士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感应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红外感应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和对于智能化需求的提高,感应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和欢迎。现有技术的感应灯一般采用光感应、红外感应、微波感应、声控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感应方式的多样化。
现有技术的感应灯一般包括感应器、灯体和控制器,通过感应器感应外界环境变化,从而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灯体的点亮和熄灭。感应器即充当了开关的作用,感应后通过延时使灯体点亮一定时间,用户无法进行延时调节,即延时过长会造成能耗大,延时过短则难以满足需求,而在不同场合对于延时的要求又有所不同,即现有技术中,灯体只能在延时结束后自行熄灭。即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通过感应关闭灯体,只能通过延时自行熄灭;2、无法进行亮度调节;3、不能调节灯光的颜色,也无法实现感应灯体与其他灯体的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加了RGB三色灯,可以实现不同灯体的切换,并可通过再次感应自动熄灭的红外感应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红外感应灯,包括单片机、主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的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红外接收模块,通过分压电阻与红外发射管连接;所述的感应灯还包括控制感应开启和主灯亮度调节的第一按键,所述的第一按键通过单片机的一个引脚控制,该引脚中输入持续的高电平,所述的单片机通过开关管驱动主灯。
作为改进,所述的感应灯还包括第二按键和RBG三色灯,所述的第二按键由单片机控制,第二按键同时与RBG三色灯和开关管电连接,所述的RBG三色灯包括红灯、蓝灯和绿灯。这样,可以通过第二按键在RBG三色灯和主灯之间进行切换,扩展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灯光效果。
作为改进,在单片机上接一个用于表示单片机是否接通的指示灯。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步骤的红外感应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红外感应灯供电就绪等待,判断是否有键按下,若无键按下则继续等待;
若有键按下,则判断是第一按键按下还是第二按键按下;
在第一按键按下的情况下:
若按下超过3秒,则判断此时是否开启感应功能,如果已开启感应功能,则关闭感应功能进入等待状态,如果未开启感应功能,则开启感应功能;
若按下未超过3秒,则也进行感应功能是否开启的判断,如果已开启感应功能,则按键无效,如果未开启感应功能,若此时为第一次按键则点亮主灯,关闭RBG三色灯,若非第一次按键则通过单片机改变主灯的亮度;
在第二按键按下的情况下:
先判断感应功能是否开启,如果已开启感应功能,则按键无效;若感应功能未开启,若为第一次按键则控制RBG三色灯中的其中一个灯亮,关闭主灯,若非第一次按键,则在主灯熄灭的情况下,依次开启RBG三色灯中的其中一个灯。
作为改进,在开启感应功能后,若为第一次感应,则主灯点亮,若未非第一次感应则主灯熄灭,并清感应次数。这样,可以顺利通过二次感应来关闭主灯。
作为改进,在第一按键按下的情况下,若为第二次按键则主灯亮度减半;若为第三次按键则主灯亮度减至初始亮度的25%;若为第四次按键按下,则清按键次数;这样,可以顺利调节亮度,并可在不同亮度进行切换。
作为改进,在第二按键按下的情况下,若感应功能未开启,在第一次按键则控制RBG三色灯中的红灯亮,关闭主灯,若为第二次按键,则在主灯熄灭的情况下,打开绿灯,若为第三次按键,则在主灯熄灭的情况下,打开蓝灯,若为第四次按键按下,则清按键次数。这样,可以在RGB三色灯之间进行切换,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并提高了灯光效果。
采用以上结构和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可以通过第一按键来控制是否进入感应模式,若进入感应模式则由单片机驱动三极管导通,从而使红外接收模块和红外发射管工作,通过第一按键的按键次数来使单片机产生不同的电压来驱动主灯,从而调节主灯的亮度,既可以通过按键来开启和关闭感应功能,还可通过再次感应来熄灭主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感应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红外感应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柯玛士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柯玛士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冲床用钣金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 下一篇:换热器板片自动化转运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