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单快速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1083.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非;董新伟;苏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牛山;陈少凌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单 快速 掺杂 量子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荧光碳量子点以其可调的表面功能团,卓越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低毒性等优点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在光电,生物技术,化学传感器,太阳能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碳量子点可以一般主要分为两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自上而下”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往往存在以下缺点:要求特殊的设备,产率低,对石墨烯晶格的破坏,非选择性的化学切割往往不能够控制碳量子点的尺寸和形貌。而“自下而上”方法可以得到尺寸可控的、性能优越的碳量子点。“自下而上”方法是从小分子反应生成碳量子点的,其方法水热法、微波法,高温热解碳化法等。已经有很多报道关于通过直接高温碳化自然界的有机产物而得到碳量子点,这些有机产物包括鸡蛋、橙汁、橘子皮等。也有很多报道关于通过直接热解高温热解有机物得到碳量子点的,其中通过一定的条件热解糖类、柠檬酸和含氮有机物的居多。然而这些自底向上方法往往存在需要复杂的合成过程,需要大量的酸碱,需要的时间周期比较长、比较昂贵的有机物前驱体等等缺点。微波协助热解方法制备碳量子点方法可以快速的制备碳量子点,但是其往往需要水作用溶剂,也不太适合大规模生产。Y Q Dong等在2012年在Carbon杂志上发表“Blue lumin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and grapheme oxide prepared by tuning the carbonization degree of citric acid”研究了高温热解柠檬酸直接得到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的方法,但是他的产物产率比较低且碳量子点需要碱处理等后续处理工作。M J Krysmann等于2012年在JACS上发表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genic Nanoparticles with Dual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研究了通过直接高温热解柠檬酸和乙醇胺的混合物而 也得到蓝色荧光碳量子点的过程,而他所需时间比较长,两种物质反应往往不能反应彻底,产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醇胺类有机物,或醇胺类有机物与氧化剂的混合物,高温处理,即可。
优选地,所述醇胺类有机物为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质量分数30%双氧水的水溶液或碘单质。
优选地,所述的醇胺类有机物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1:0.8。
优选地,所述的高温处理具体为:将所述醇胺类有机物,或醇胺类有机物与氧化剂的混合物,放入马弗炉中或者油浴中150~300℃的高温下处理。
优选地,所述高温处理时间为3~18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原料为常规材料,即工艺成本低,方法条件容易满足;
(2)本发明方法采用直接热解醇胺类有机物得到氮掺杂碳量子点,其工艺非常简单快速;
(3)本发明方法时间短,产率高,操作非常简单,成本低,且可大规模生产,可获得尺寸可控的氮掺杂碳量子点,适合商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的AFM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在不同激发波长时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5为实施例2所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