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设备及其鸣叫的方法及控制鸣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1029.7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钟裔;张利峰;罗亚峰;傅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祁献民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设备 及其 鸣叫 方法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及其鸣叫的方法及控制鸣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移动设备被盗或者丢失的事件也频繁发生。当人们丢失移动设备之后,希望能够通过使移动设备发出巨大的鸣叫来定位移动设备的位置,从而找回移动设备。
当前,控制已丢失的移动设备鸣叫的方法主要为通过服务端或者通过短信发送远程指令,来控制移动设备鸣叫。而控制过程中的交互通常为点击某个按钮之后开始执行指令。当用户希望查找丢失的移动设备时,需要登陆到特定的网站,使用鸣叫的功能使得丢失的移动设备发出鸣叫。比如,在控制移动设备鸣叫的界面点击“鸣响”按钮,在无线网络畅通的条件下,丢失的移动设备随即就会发出鸣叫;当用户找到丢失的移动设备,希望能够终止鸣叫时,需要重新回到“鸣响”按钮所在的界面,然后点击“停止鸣叫”。并且当用户点击按钮时,系统会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因而使得使移动设备从开始鸣叫到终止鸣叫整个过程耗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及其鸣叫的方法及控制鸣叫的方法,能够缩短使移动设备发出鸣叫到终止鸣叫整个过程的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移动设备鸣叫的方法,包括:
进入远程控制被控端移动设备鸣叫的界面;
接收对所述界面上的鸣叫控制按钮的按压指令,根据所述按压指令,向所述被控端移动设备发送鸣叫使能信号;
获取对所述鸣叫控制按钮的按压释放信号,根据所述按压释放信号,向所述被控端移动设备发送鸣叫终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移动设备鸣叫的方法,通过按住按钮发送鸣叫使能信号、松开按钮发送鸣叫终止信号的方式,能够在瞬间发送鸣叫终止信号,缩短了从发送鸣叫使能信号到发送鸣叫终止信号整个过程的时间,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鸣叫的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使能信号;
根据所述鸣叫使能信号,发出鸣叫;
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保持信号;
根据所述鸣叫保持信号,保持鸣叫;
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鸣叫终止信号;
根据所述鸣叫终止信号,停止鸣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鸣叫的方法,通过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使能信号发出鸣叫、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保持信号保持鸣叫和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终止信号终止鸣叫的方式,使得被控端移动设备能够在瞬间终止鸣叫,缩短了被控端移动设备从发出鸣叫到终止鸣叫整个过程的时间,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控制界面提供单元,用于向用户提供远程控制被控端移动设备鸣叫的界面;
鸣叫使能信号发送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界面上的鸣叫控制按钮的按压指令,并根据所述按压指令,向所述被控端移动设备发送鸣叫使能信号;
鸣叫终止信号发送单元,用于获取对所述鸣叫控制按钮的按压释放信号,根据所述按压释放信号,向所述被控端移动设备发送鸣叫终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通过按住按钮发送鸣叫使能信号、松开按钮发送鸣叫终止信号的方式,能够在瞬间发送鸣叫终止信号,缩短了从发送鸣叫使能信号到发送鸣叫终止信号整个过程的时间,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使能信号、鸣叫保持信号和鸣叫终止信号;
鸣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鸣叫使能信号,发出鸣叫;和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鸣叫保持信号,保持鸣叫;和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鸣叫终止信号,停止鸣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通过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使能信号发出鸣叫、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保持信号保持鸣叫和接收控制端发送的鸣叫终止信号终止鸣叫的方式,使得被控端移动设备能够在瞬间终止鸣叫,缩短了被控端移动设备从发出鸣叫到终止鸣叫整个过程的时间,也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