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0523.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聪;胡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跨洞室 开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先分左、右、中三部对各分部洞室围岩进行初期支护;
步骤S2:隧道上部洞室左、右、中三部开挖,每分部开挖纵向错开1.5~2倍的分部洞室宽度,各分部洞室底部设置临时支撑,将上部洞室支承固定在下部坚硬围岩上;
步骤S3: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隧道下部洞室左、右、中三部,与上部洞室左、右、中三部的每分部开挖纵向错开2~3倍的分部洞室宽度;
步骤S4:隧道下部的左分部与中分部洞室之间、中分部与右分部洞室之间均预留出岩柱;
步骤S5:当隧道上部洞室的预设计初期支护施作后,围岩变形速率与测量断面实测围岩变形速率最大值的比值v/vmax降到设定阈值,同时围岩的变形值u1小于允许变形值u0,先拆除上部洞室的临时支撑,再拆除中部预留的岩柱,最后施作整个洞室的二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期支护包括:安装钢拱架或格栅钢架及钢筋网,打设超前管棚、超前注浆导管、锁脚锚管、中空注浆锚杆,并喷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临时支撑包括:安装临时型钢拱、打设锚杆并喷射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上部洞室左、右、中三部开挖时,每循环进尺0.5~1.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上部洞室的裸洞开挖洞径比下部洞室的洞径大1.2m,即上部洞室两侧比下部洞室各缩进0.6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柱预留宽度为1.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岩变形速率和变形值由围岩变形监控量测数据所得,所述的允许变形值u0根据洞周允许相对收敛量计算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阈值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柱采用爆破方式拆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洞室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衬施作为:先修筑拱底,再修筑边墙,最后修筑拱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5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