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顶料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9129.6 | 申请日: | 2014-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国;王庭叶;万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2 | 分类号: | 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顶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顶料机构,属于压力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压力机中的下顶料机构中,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且在顶料过程中,顶料杆的运动有时候会发生跳动等现象,运转不平稳;且因为由于加工不同零部件的需要,其顶料行程也需进行调整,现有的顶料机构调整起来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顶料机构,其具有运转平稳、调节方便的特点。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模座(1),模座(1)的料孔(2)内设有从其下部穿设而出的顶料杆(3);
所述顶料杆(3)下部设杠杆(4),所述杠杆(4)两侧为自由端、中部设一固定转动点(5);
杠杆(4)一侧设置在顶料杆(3)下方和顶料杆(3)形成接触,杠杆(4)该侧的下部设偏心机构(6);
杠杆(4)的另一侧上部设一固定设置的气缸(6),该气缸(6)形成对杠杆(4)另一侧的驱动。
所述偏心机构(6)包括和顶料杆(3)接触的顶料凸轮(61),以及设置在顶料凸轮(61)内的驱动顶料凸轮(61)运转的顶料轴(62)、以及调整顶料凸轮(61)起始位置的调整蜗杆(63)。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通过顶料凸轮对杠杆的作用,使得顶料杆实现顶料,同时由于另一侧气缸的存在,起到对杠杆的约束作用,因此在杠杆的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跳动的现象,因此顶料杆亦不会发生跳动,从而实现顶料过程的平稳;
2)本发明的调整蜗杆和顶料凸轮形成配合,顶料时首先通过调节调整蜗杆实现对顶料凸轮起始位置的调整,此时顶料轴不发生转动;待顶料凸轮调整到位后,固定调整蜗杆使之不转动,并通过顶料轴的的转动带动顶料轴产生摆动继而实现顶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模组、2为料孔、3为顶料杆、4为杠杆、5为固定转动点、6为气缸;
61为顶料凸轮、62为顶料轴、63为调整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模座1,模座1的料孔2内设有从其下部穿设而出的顶料杆3;
所述顶料杆3下部设杠杆4,所述杠杆4两侧为自由端、中部设一固定转动点5;
杠杆4一侧设置在顶料杆3下方和顶料杆3形成接触,杠杆4该侧的下部设偏心机构6;
杠杆4的另一侧上部设一固定设置的气缸6,该气缸6形成对杠杆4另一侧的驱动。
所述偏心机构6包括和顶料杆3接触的顶料凸轮61,以及设置在顶料凸轮61内的驱动顶料凸轮61运转的顶料轴62、以及调整顶料凸轮61起始位置的调整蜗杆6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机构驱动装置使顶料轴62产生机械转动,顶料凸轮61装在顶料轴62上,随着顶料轴62同步摆动,推动杠杆4运动,杠杆4使得顶料杆3上下运动,由此完成顶料功能。气缸6使得顶料平稳无跳动。顶料行程及速度由顶料凸轮61曲线决定。每个工位对应一个顶料凸轮61,可通过调整蜗杆63调节每个顶料顶料凸轮61的起始角度,从而实现每个工位顶料行程单独可调,以适应机床自动化操作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袋连续断点打孔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降解膜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