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使电子装置表面无明显凹槽的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49072.X | 申请日: | 2014-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耀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52;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35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装置表面 连接器 电子装置 定位凹槽 使用环境 电接触 污垢 脏污 美观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电子装置表面无需凹槽依然可以进行定位电接触的电磁连接器,直接解决了因使用环境恶劣而容易进入污垢的缺点,使得电子装置表面简洁美观且在水侵和脏污后易于清理。且不会因定位凹槽(110)而影响了电子装置的朝超薄发展的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大体上涉及用于电子装置的磁性连接插头,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代替数据线、电源线、耳机线等连接线的磁性链接器或插头。
背景技术
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都需要数据线、电源线、耳机线等连接线,这些连接线普遍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链接,简单的说都是通过一个定位凸头(111)插入定位凹槽(110)来保证连接线的定位,但这种连接方式会在凸头(111)拔出凹槽(110)后会因电子装置的使用环境恶劣而使凹槽(110)进入污垢,尤其是手机更有机会进入污垢,特别是一些防水手机现在大都是通过一个防水塞来保护定位凹槽(110)不会进水。申请号200680035408.6的专利公布了几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电磁连接器,该连接器虽然是通过磁性链接但如图2所示仍然是通过凸头(111)插入定位凹槽(110)来保证连接线的定位,这使得使用了这种电磁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表面必须有个凹槽(110),这使得电子装置表面不够简洁美观且进入污垢后较难清理。由于手机、笔记本等较薄电子装置的数据线、电源线、耳机线等连接线的插口即定位凹槽(110)都设计在决定电子装置厚度的一面,所以带定位凹槽(110)的电子装置的厚度必须比定位凹槽(110)大,因此定位凹槽(110)也影响了电子装置的朝超薄发展的趋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电子装置表面无需凹槽依然可以进行定位电接触的电磁连接器,直接解决了因使用环境恶劣而容易进入污垢的缺点,使得电子装置表面简洁美观且在水侵和脏污后易于清理。且不会因定位凹槽(110)而影响了电子装置的朝超薄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3所示一种可使电子装置表面无明显凹槽的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电触点(1)且容纳在电子装置(90)中的第一连接器(2),和具有多个第二电触点(11)且所述多个第二电触点(11)适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2)耦合到第二连接器(22)时与所述多个第一电触点(1)匹配的第二连接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位于电子装置(90)的一个阳角(5)处以阳角的弧度产生的多个面取两个面朝向不同的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和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为定位贴合面,且第一连接器(2)处使用了铁质材料(6),所述第二连接器(22)与第一连接器(2)的接触面是一个形状为一个可与该第一连接器(2)位于电子装置(90)的阳角(5)处贴合的阴角(55)状,该阴角(55)上有可与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贴合的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3)和可与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贴合的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4),且第二连接器(22)处使用了铁磁性材料(66),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2)之间通过铁质材料(6)与铁磁性材料(66)之间的磁性吸合并通过阳角(5)上的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和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贴合阴角(55)上的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3)和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4)完成定位并维持所述第一连接器(2)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2)之间的定位电接触。
由于本发明的连接器不是依靠凸头插入凹槽来保证连接线的定位的而是通过阳角(5)上的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和第一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贴合阴角(55)上的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一(33)和第二连接器贴合定位面二(44)完成定位所以保证了容纳在电子装置(90)中的第一连接器(2)无需任何凹槽,因而解决了因使用环境恶劣而容易进入污垢的缺点,使得电子装置表面简洁美观且在水侵和脏污后易于清理。因为本发明不存在定位凹槽(110),所以不会因定位凹槽(110)而影响了电子装置的朝超薄发展的趋势。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现有技术分析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要发明内容。
图4、图5是本发明的搭配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耀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耀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9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服装纤维的纺丝工艺
- 下一篇:一种芯鞘型复合丝及其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