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击综合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8977.5 | 申请日: | 201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俊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击 综合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雷击综合电缆。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我国信息产业以年均25%速度递增,领先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工业中第一支柱产业。预计在未来10年中,信息产业将再翻一翻。在通信业产品中,具有安全性能更高的通信用特种防雷光电缆产品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随着3G网络通信网络建设,也将考虑到通信基站机房的防雷措施,避免因雷电造成通信基站电源中断、机房着火,将带来大面积的通信中断,设备被雷击烧毁等重大事故,就需要在通信基站与铁塔之间的电力、信号传输产品上考虑更为安全的产品。随着3G业务的飞速发展,通信基站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3G通信网络技术建设,至少全国需要30万个3G通信网络的基站,如果每个基站需要长度为100米左右的电缆,则这将是一个较大的市场。
国内外对于电缆的防雷已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国内在防雷电缆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研发,如:名称为:自承式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4.5;名称为: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3.0;名称为: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20150582.6;名称为:有加强层的防雷电力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9.4;发明名称为:多组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7.5;发明名称为:自承式防雷光电缆、专利号为:200910140715.6等专利;但是,它们还存在以下不足:(1)接地层采用斜包的方式,生产速度较慢;(2)铠装层仅起到了铠装的作用,(3)在经受雷击后,电缆中的部分接地层烧断,使内护层融化在缆芯间隔中使绝缘线芯融为一体,使绝缘线芯难于分离;只能作废品处理;上述不足加大了电缆雷击后的维护成本。
据于此,国内申请人申请了名称为:防雷击综合电缆、专利号为:201320382810.9的实用新型专利,其虽然取得了防雷的较理想效果,但是,申请人认为它还存在着以下主要缺陷:电单元位于内护套之内,电单元在严重过负荷时或导体被雷电击中时,导体发热情况严重,导致绝缘层软化,甚至滴落,相邻的电单元中的导体相碰,造成次生灾害;因此,本申请人对于该发明创造作了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防雷击综合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雷击综合电缆,包含有缆芯、内护套、铠装层、外护套、接地层;缆芯外包覆有第一保护层、内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内护套外包覆有第二保护层,接地层位于第二保护层之外,铠装层包覆在接地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铠装层为单面覆膜钢带,铠装层与接地层接触的面为非覆膜面;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都为云母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是由多个电单元、中央隔离元件、多个周围隔离元件构成的,电单元由导体及包覆住导体的绝缘层构成;多个电单元对称地分布在中央隔离元件周围且相邻的电单元的绝缘层是不相切的;周围隔离元件位于相邻的电单元、第一保护层形成的间隙中且周围隔离元件与相邻的电单元及第一保护层都是相切的,电单元与第一保护层是相切的或稍有间隙的;所述云母带依层由耐热层、第一粘结层、云母纸层、第二粘结层、聚酯薄膜层,所述耐热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按重量份计,包含有以下各原料:环氧树脂70~80份、聚乙烯树酯30~50份、聚乙烯酸乙烯酯20~40份、甘油5~10份、四氯甲烷16~35份;第一保护层的聚酯薄膜层是与内护套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二保护层的聚酯薄膜层是与内护套的外壁相接触的。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元件及周围隔离元件都是不可导电的耐高温材料,且在300℃时不软化。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隔离元件及周围隔离元件的材料都为陶瓷或聚四氟乙烯;也可以中央隔离元件的材料为陶瓷,周围隔离元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还可以中央隔离元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周围隔离元件的材料为陶瓷。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由多根铜杆或铝杆构成。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是以倾斜于缆芯轴线的方向或平行于缆芯轴线的方向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以倾斜于缆芯轴线的方向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时,包覆的节距是第二保护层直径的15-30倍。
上述所述的防雷击综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单元、中央隔离元件及周围隔离元件是平行的方式分布在缆芯内的或者是电单元及周围隔离元件以单方向螺旋绞合的方式绕中央隔离元件为绞合分布在缆芯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俊,未经吴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