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间隙密封的柱塞缸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8719.7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刘朋;郭彦斌;耿艳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6J9/2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间隙 密封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间隙密封的柱塞缸。
背景技术
常规柱塞缸结构,若要实现信号检测,需更改结构,增加密封件来实现高压腔与信号发出口的通断,如此密封件必须不停往复通过油孔,密封件及系统的可靠性将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间隙密封的柱塞缸,该柱塞缸在到达行程后,可以发出压力信号,使与柱塞缸配合的液压系统停止输入液压油,使该柱塞缸运动停止,并以此压力信号控制液压系统其它元件进行后续动作,实现液压系统的逻辑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间隙密封的柱塞缸,包括缸筒、活塞杆和压盖;在所述的缸筒内圆柱面上固定有导向套;在靠近压盖处的缸筒圆柱面上开有一个连通缸筒内外的压力信号口;在所述的导向套上开有与压力信号口连通的油道孔Ⅰ;在所述的活塞杆上开有当活塞杆伸出到达行程时连通缸筒高压腔与导向套油道孔Ⅰ的进油口;在活塞杆和导向套之间设有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所述的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固定在导向套内圆柱面上,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的内孔与活塞杆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配合的公差范围在0.02mm以内,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上开有连通活塞杆进油口和导向套油道孔Ⅰ的油道孔Ⅱ。
其进一步是:所述的活塞杆进油口包括开设在活塞杆内端中心位置的一段盲孔,在活塞杆圆柱面上开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位于同一平面的连通活塞杆盲孔的径向通孔;在活塞杆圆柱面上开有一圈与径向通孔位于同一径向平面的沉槽。
所述的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与导向套之间为过盈配合;在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外圆柱面上、与油道孔Ⅱ相对的一侧开有回油槽,在回油槽两端开有连通至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内孔的槽。
所述的导向套靠近压盖一端的端面上开有一个凹槽;在所述凹槽中设有一个防旋转销,防旋转销的一端固定在压盖内侧。
所述的导向套与缸筒配合处采用O形圈加挡圈的静密封配置。
所述的压盖与活塞杆之间采用防尘圈与Y形圈密封,压盖与缸筒配合处采用O形圈加挡圈的静密封配置。
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本柱塞缸活塞杆伸出到达行程时,可以输出压力油,发出压力信号,实现液压系统的逻辑控制。
2、本柱塞缸采用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与活塞杆相对运动表面通过极小的间隙设计,形成间隙密封。常规柱塞缸上,若要实现此逻辑控制功能,则需增加密封件,从而带来的问题是密封件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往复过油孔,密封件极易损坏,系统可靠性降低。
3、本柱塞缸使用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增加了导向长度,提高了液压缸的运行平稳性。
4、本柱塞缸将高精度缸筒内孔加工转化为高精度外圆加工,减少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活塞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左视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8是导向套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左视图;
图10是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右视图。
图中:1、压盖;2、缸筒;21、压力信号口;3、导向套;31、油道孔Ⅰ;32、凹槽;33、防旋转销;4、铜基耐磨损无油衬套;41、油道孔Ⅱ;42、回油槽;5、活塞杆;51、进油口;511、盲孔;512、径向通孔;513、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