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48215.5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1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尚贤 |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杨坚 |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牵引 劫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用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专用于防止出租车驾驶员遭受车内人员袭击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防护出租车驾驶员遭受车内人员袭击的轿车用安全防劫持装置,一般采用车内安装隔离护栏等构件,将驾驶员与车内人员进行分离的方法,对驾驶员进行保护。也有的采用声光报警装置求救。本申请人曾先后设计出申请公布号为CN102862542A的“轿车用防劫持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3129503A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其中因“轿车用防劫持装置”的传动机构总成结构比较复杂,传动效率较低,特别是当其恢复原始状态时,操作不太方便,所以在“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中,对传动机构总成进行了改进,传动机构总成中采用套管、滑块、传动绳及主、从动轮组成的牵引组件,替代了带有输出齿轮的减速机驱动的带有传动螺母和传动齿轮的传动螺杆。但因其传动机构总成的上、下主支撑杆采用中间设置的单传动机构,故必须依靠副支撑杆才能固定举升的上梁总成。此外,如果车内袭击人员在主支撑杆举升时,位于上梁总成的一端,那么就会产生偏载,将导致上梁总成失衡,造成举升不稳。失衡严重时还会对车内袭击人员的制约失灵,无法对驾驶员进行有效保护,会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人又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设计出申请公布号为CN103303243A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它保留了原传动机构总成中的基本传动机构的形式,将集中驱动的单传动机构,改为对称布置的双驱动的传动机构,取消了原与上横梁铰接的副支撑杆及相应的下横梁的带有支撑槽牙的滑道。因通过两小功率电机分别驱动各自的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对称分布在上、下梁总成的上、下支撑杆同步伸展,故其构件受力分布合理,容易达到举升轻便、灵活、平稳,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防劫持性能的目的。但在实际检验中发现,这种对称布置的双驱动的传动机构,组成牵引组件的套管、滑块、传动绳和主、从动轮的结构设计仍不理想。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装在上、下梁总成与传动机构电机之间的牵引组件的套管、滑块,通过外露套管的导向滑槽的上、下连接耳与上、下支撑杆端部铰接,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向远离电机的方向移动,滑块外露套管的上、下连接耳加大了套管在活动底板上安装时,对座椅下面有限空间的高度要求;固定在滑块的中心孔内的传动绳,经固定在套管一端的从动轮导向后,从滑块的下连接耳返回缠绕在套管另一端的主动轮上,从动轮的设置不仅使座椅下面的有限空间沿活动底板长度方向延长,而且也增加了传动绳的用量,增大了原料的消耗。由于固定在底盘上座椅下面的有限空间,一般都呈前低后高的设置,受滑块外露套管的上、下连接耳和电机传动中心高的限制,传动机构的整体高度方向占用的空间较大,所以电机只能放在座椅下方后面的较高空间内,即活动底板上的电机只能放置在座椅下方的后面。因此,对于座椅下面的空间较小的车型,现有装置放不进去,影响其推广应用。特别是在防护完毕滑块复位时,操作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存在的受整体结构占用有限空间较大的影响,电机只能放在座椅下方的后面,复位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其结构设计更趋紧凑、合理,除仍具有举升轻便、灵活、平稳的优点外,还减少了零件,节省了原料,明显缩小座椅底部的占用空间,复位操作快捷、方便,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包括组装在车内座椅底部的上、下梁总成,采用两组传动机构对称布置的传动机构总成,上梁总成的上横梁固定在座椅的座垫底部,上横梁下方设置恢复原始位置的定位销,下梁总成的下横梁固定在车底盘上,各组传动机构中包括利用联接杆铰接在下横梁上的活动底板,固定在活动底板上的电机,棘爪座,活动组装在棘爪座中的棘爪以及牵引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牵引组件由套管、滑块、传动绳和主动轮组成,套管利用套管架固定在活动底板的一端,组装在上、下梁总成与牵引组件的套管之间的电机固定在活动底板的另一端;带有与中心孔轴线平行的连接耳的滑块组装在套筒内,并使沿套管导向滑槽轴向移动的滑块连接耳的上、下端面,不超过套管导向滑槽的上、下端面;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花键联接主动轮,传动绳一端缠绕在主动轮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块的中心孔内;滑块连接耳通过上、下支撑杆与上、下横梁相互铰接在一起,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直接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及连接耳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对称铰接在上、下横梁的两个支撑杆同步伸展,带动上梁总成平衡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尚贤,未经李尚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