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前置污泥脱水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7936.4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卢琴芳;赖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琴芳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前置 污泥 脱水 污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前置污泥脱水的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类生活及工业污水等排放量日益增加,迫于生态环境压力,各类污水处理厂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污水处理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中富积有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有效妥善处置污泥是污水处理工艺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目前现有同类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经过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再自流进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匀化水质,然后用泵抽至混凝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出水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污泥用泵抽至污泥浓缩池,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同时二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用污泥螺杆泵或隔膜泵抽至脱水机进行脱水后,滤液回流至调节池,污泥外运作综合处理。
由于现有同类污水处理工艺中排泥是动态变化的,排泥时会搅动污泥,从而影响污泥的沉淀效果,从而使部分污泥流入生化系统,增加生化系统的负荷;另外由于排泥系统的自身缺陷,沉淀池会有一部分的污泥不能排出,时间长后会引起沉淀池的污泥沉降效果差,造成出水带走大量污泥进入生化系统,影响生化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前置污泥脱水的污水处理工艺,不需要混凝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前置处理可以节省混凝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的土建工程费用,以及污泥螺杆泵或隔膜泵投资费,投资总费节省10%以上;并能有效避免排泥过程对污泥沉淀效果的影响,减少生化负荷,提高生化处理效果,能使污水处理效果提高20%,使污水处理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为,生产废水经过格栅,再自流进调节池进行水量调节、匀化水质,用泵将污水抽至混凝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出水连接叠螺脱水机进行泥水分离,叠螺脱水机脱出的废水自流入厌氧池,厌氧池出水连接兼氧池,将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兼氧池出水自流入曝气池,在鼓风曝气充氧作用下,通过水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磷,曝气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次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用污泥泵抽入混凝反应池与混凝反应的原水一起进行泥水分离,二次沉淀池的出水达标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不需要混凝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可以节省混凝沉淀池和污泥浓缩池的土建工程费用,污泥螺杆泵或隔膜泵投资费,该费用占投资总费用的10%以上;有效避免排泥过程对污泥沉淀效果的影响,减少了生化的负荷,提高了生化的处理效果,能使污水处理效果提高20%,使污水处理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为,生产废水经过格栅1,再自流进调节池2进行水量调节、匀化水质,用泵将污水抽至混凝反应池4,混凝反应池4出水连接叠螺脱水机5进行泥水分离,叠螺脱水机5脱出的废水自流入厌氧池6,厌氧池6出水连接兼氧池7,将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兼氧池7出水自流入曝气池8,在鼓风曝气充氧作用下,通过水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磷,曝气池8出水自流进入二次沉淀池10进行泥水分离,二次沉淀池10的剩余污泥用污泥泵9抽入混凝反应池4与混凝反应的原水一起进行泥水分离,二次沉淀池10的出水达标排放。
所述污泥泵9输出另一路连接厌氧池6。
所述二次沉淀池10的出水连接计量池11。
所述混凝反应池4连接加药装置3。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前置污泥脱水的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琴芳,未经卢琴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7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