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7356.5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兴田;徐丹;张磊;高磊;帅立国;张兴国;黄立平;左骏秋;郭旭;李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6 | 分类号: | B25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动 半解耦 服务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六个自由度的结构紧凑的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服务机器人在老龄化加剧的21世纪,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服务机器人机械臂的设计状况主要借鉴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国外比较经典的机械臂有1978年,日本山梨大学牧野洋发明SCARA,该机器人具有四个轴和四个运动自由度,(包括沿X,Y,Z方向的平移和绕Z轴的旋转自由度),在垂直方向的精度比较高,但由于自由度不够,只能完成简单的操作;国内近期的机械臂研究有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设计了组培苗移植机器人机械臂,确定组培苗移植机器人机械臂为具有两个水平转动关节和1个垂直移动关节的3自由度结构。2013年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根据飞机表面清洗机器人的非结构化特征,设计了一种带平移自由度的六自由度机械臂。就目前机械臂的研究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自由度少,运动功能有限;也有的自由度多,灵活度提高,但自身精度不能保证。
若各自由度的运动由各自的关节上的驱动电机单独实现,相互之间理论上完全独立,则是完全解耦。但设计完全解耦的机构一般比较困难或者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具有能够实现6个自由度和结构紧凑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动半解耦服务机器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驱动机械臂沿Z轴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丝杆、设置于所述丝杆上方且与所述丝杆直连的升降电机、螺纹连接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连在后臂上下板上,所述后臂上下板固连在上所述后臂左右板上,所述升降电机固连在上极限板上;
驱动机械臂绕Z轴摆动的腰转机构,所述腰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杆下方的腰部转动电机、位于所述腰部转动电机与所述丝杆间的下轴承和腰转法兰,所述腰部转动电机固连在下支撑板上,该下轴承外圈与所述下支撑板固连,该下轴承内圈与所述腰转法兰固连,所述腰转法兰固连在下极限板上,所述丝杆固定在所述下极限板上;
绕Z轴转动的前臂摆动机构,所述前臂摆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臂上下板上,包括竖直设置且固定在后臂上下板上的前臂水平摆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前臂水平摆动电机的摆动轴上的前臂上下板,所述后臂上下板固连在所述后臂上下板上;
绕X轴转动的前臂回转机构,所述前臂回转机构固连在所述前臂摆动机构中的所述前臂上下板上,包括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前臂回转连接座上的前臂回转电机、前臂滚子轴承、前臂回转法兰、前臂U形回转连接座,所述前臂回转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臂上下板上,所述前臂滚子轴承外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臂回转连接座上,所述前臂滚子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臂回转法兰上,所述前臂回转法兰连接在所述前臂U形回转连接座上;
绕Y轴转动的腕部俯仰机构,所述腕部俯仰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臂回转机构中的所述前臂U形回转连接座上,包括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前臂U形连接板上的腕部俯仰电机、腕部俯仰U形支座,所述前臂U形连接板固连在所述前臂U形回转连接座上,所述腕部俯仰U形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腕部俯仰电机的回转轴上;
绕Z轴转动的腕部自转机构,所述腕部自转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腕部俯仰机构中的所述腕部俯仰U形支座上,包括垂直设置且固定设置在腕部L形座上的腕部自转电机、腕部法兰盘,所述腕部L形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腕部俯仰U形支座上,所述腕部法兰盘与所述腕部自转电机直连。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垂直导向机构,所述垂直导向机构包括对称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的2根导向柱、空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臂上下板上的导套,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上极限板,该导向柱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极限板上,该导向柱上端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板上,所述升降电机穿过所述上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由上底板、下底板以及设置与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下底板间的支柱组成,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上支撑板间设置有上轴承,该上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该上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下支撑板间固定设置有腰转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上极限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升降机构上极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A,所述下极限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升降机构下极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B。
优选的,所述后臂上下板上分别设置有限制所述前臂摆动机构前极限位置和后极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C和限位传感器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7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快捷安全的电源线连接方式的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电瓶极柱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