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能烹饪装置及安全食品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5527.0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0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翡柯机械(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 | 分类号: | A47J27/12;A47J36/24;A23L27/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烹饪 装置 安全 食品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空气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炉头及气体管路;
该外壳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及盛物筒;所述烹饪空间由侧壁及底壁围成的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该盛物筒装设于烹饪空间内,且该盛物筒周壁上分布有单向导通的通孔;
该炉头具有可盖合所述开口的凸块,且该炉头内部设有加热空间,并于加热空间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该空气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加热管、风叶及对风叶进行驱动的第一电机;
该气体管路包括有进气单元及出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炉头的进气口及连通加热空间和烹饪空间的通气孔;该出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该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加热空间,并由空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烹饪空间,并通过盛物筒的通孔进入盛物筒,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且由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排出,以形成气体循环;
该盛物筒具有一空心的圆筒,及可打开或盖合圆筒前、后的前盖和后盖,该通孔分布于圆筒及前盖上,该出气孔分布于后盖上;
该空气能烹饪装置还包括有一可驱动盛物筒转动的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具有一输出轴;所述后盖上形成一与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且对应出气孔位置设有一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的抽气装置;
该空气能烹饪装置还包括有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器、控制电路、感应装置;该感应装置设于盛物筒上,用于感应侧盖体是否盖合侧开口;控制电路接收控制器和感应装置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机转动,驱动空气加热装置对空气进行加热,控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盛物筒转动并驱动抽气装置工作;该控制系统还包括有一用以侦测烹饪空间中温度的温度感应器,该温度感应器与控制电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能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机,该盛物筒内部设有一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烹饪空间还在侧壁开设有一侧开口,并于侧开口上活动装设有一侧盖体,该侧开口与侧盖体之间设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包括有于侧开口与侧盖体一侧枢接的合页,另一侧设有锁扣,该锁扣锁固于炉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烹饪空间内还设有两相对设置导气板,该两导气板位于盛物筒两侧且与盛物筒的轴向长度等长;该导气板两端形成有向盛物筒弯曲的斜板,该斜板上分布有导气孔,该导气板上中部还嵌设有微波加热装置。
5.一种安全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选取食品,洗净,添加调料,搅拌均匀,入味;
②打开盛物筒前盖,将一定量的食品放置入盛物筒中,再关闭盛物筒前盖;
③开启空气加热装置及第一电机,热空气将通过通气孔进入烹饪空间,并通过盛物筒的通孔单向进入盛物筒,对食物进行立体式加热烹饪,热空气由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排出以形成气体循环;
④单独或组合开启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对食物进行搅拌;
⑤持续充入热空气及搅拌3~10min之后,获得安全食品;
步骤①中的调料为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食盐2-5、味精5-10、料酒5-10、香油5-10、八角3-5、桂皮3-5、胡椒粉0-6、白糖0-4、孜然5-10、芡粉10-20、辣椒粉0-5、黑胡椒5-10、生粉0-8、面粉0-10、茴香3-5和花椒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翡柯机械(福建)有限公司,未经翡柯机械(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55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