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709.6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火海;刘建仪;代建伟;李博;李雅颖;刘畅;范鹏飞;常元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8/02 | 分类号: | 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火灾 紧急 逃生 微型 防毒面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毒面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住宅火灾的非致命受伤者中,42%归因于单纯吸入烟雾,29%归因于单纯烧伤,17%归因于烧伤和吸人烟雾的联合作用,其余12%归因于其他效应。因此,如何过滤有害气体,减少毒气吸入成为火灾逃生的关键。本发明微型防毒面具,就是针对此种情况而研发的。
目前,无论是在现行市场上还是在已经申请专利的发明中,用于火灾逃生的防毒面具虽然种类繁多,名目不同,但都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专利号为CN202844406U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包含有一个外凸式口鼻罩,在口鼻罩的前部固定有呼气阀,下部固定有吸气阀,整体呈“丫”字型结构,因此使得此面具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并且由于拐角的存在,使得气体通过过滤物时不充分,存在过滤死角。又例如专利号为CN101791458A的防毒面具,此面具在使用时把面罩套入使用人的面部时,绳索拉动密封圈可打开或提示打开,但是在慌忙中遗忘操作程序时会使佩戴者终止佩戴过程,这在火灾现场中是十分有害的,它没有实现面具展开、打开密封圈进气一体化的效果,如果其一出故障,则此面罩无法保证人体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传统防毒面具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1.传统防毒面具体积庞大,在家、工厂、办公场所等地存放时,储存点距离日常活动范围较远,不易于找出佩戴;
2.传统防毒面具佩戴方式繁琐,对于儿童、老年人等,须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正常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正确明白使用方法;
3.传统防毒面具使用不够方便,可能在取面具期间已经吸入毒气、固相颗粒,严重时可能已有生命危险的迹象;
4.传统防毒面具存放时间短,容易受潮、变质,丧失使用功能;
5.传统防毒面具存在死角,毒气无法充分通过过滤物,无法达到完全过滤有毒有害气体的效果;
6.现有的防毒面具,价格偏贵,无法批量购置,并且结构复杂使得各零件之间容易出现配合不稳定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7.大多数防毒面具不存在制氧装置,在毒气较多的情况下,虽然过滤了有害物质,但由于氧气不足容易导致人体产生缺氧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火灾紧急逃生的微型防毒面具,它包括外壳、罩体、过滤系统和锁紧装置,所述的外壳包括容器筒、转筒和顶盖,所述的容器筒为上开口、具有双层筒壁的筒体,容器筒的内层筒壁和外层筒壁为同心圆柱型,内层筒壁围成过滤腔,所述的转筒为上开口的筒体,转筒的内径与容器筒的外径相配合,转筒从容器筒的底部套装于容器筒的外部,且容器筒的筒底A与转筒的筒底B通过设置于中心处、密封良好的转动副连接,顶盖盖合于容器筒的上部且密封过滤腔;
所述的过滤系统包括上部滤网层、生氧层和下部滤网层,生氧层设置于过滤腔内,位于生氧层的上部的过滤腔内依次设置有通气软管和罩体,通气软管的一端通过T形截面固定环固定于容器筒的内层筒壁上,通气软管的另一端与罩体连接,通气软管的外部还套装有大弹簧,大弹簧的下端扣于T形截面固定环上,大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罩体上,罩体由顶盖压紧于过滤腔内,上部滤网层设置于罩体与通气软管之间,上层的滤网层是作为罩体的一部分镶嵌于罩体中心位置,同时被通气软管罩在内部,下部滤网层安装在生氧层下部的过滤腔内;
所述的锁紧装置设置于内层筒壁与外层筒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锁紧装置包括垂直杆和小弹簧,垂直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水平杆,垂直杆的中部偏下处与设置于外层筒壁内表面上的支架铰接,小弹簧设置于垂直杆的下端部,小弹簧一端抵压于内层筒壁的外表面,小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垂直杆的下端部,内层筒壁与外层筒壁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锁紧装置,即两个锁紧装置周向彼此间隔180°,外层筒壁上分别设置有与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和垂直杆的下端水平杆相配合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的转筒上设置有与垂直杆的下端水平杆相配合的弹射小孔,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的锁孔;
筒底A上设置有通气孔A,筒底B上设置有通气孔B,转筒通过转动副相对容器筒旋转,当转筒的弹射小孔与外层筒壁的下通孔对齐时,通气孔A与通气孔B连通;当通气孔A与通气孔B不连通时,转筒的弹射小孔未与外层筒壁的下通孔对齐,垂直杆的上端水平杆穿出外层筒壁的上通孔并置于顶盖的锁孔内,罩体被顶盖封盖于过滤腔内。
所述的顶盖与内层筒壁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用雨淋阀的启闭系统
- 下一篇:口腔呼吸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