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中巴充电亭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4668.0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许铀;宗志坚;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中巴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中巴充电亭。
背景技术
目前,规模化充电站基本采用专用充电网络,其建设成本高,耗电量大,占地面积大,而且电动公交往往由于无法在线获得能源补给而导致续驶里程缩短,能源利用率低。当车辆充满电时,给另一辆车进行充电需人为操作,无法实现充电自动切换,充电机使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规模化充电站存在的建设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充电机使用率低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电动中巴充电亭。
为达到上述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中巴充电亭,包括充电亭本体、若干个充电机和充电枪,若干个所述充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亭本体内,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机之间通过充电线电连接,所述充电亭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充电插座固定箱。
优选地,若干台所述充电机垂直叠放。
优选地,所述充电线采用卷绕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充电插座固定箱内。
优选地,每台所述充电机配备有2套或3套充电枪。
优选地,所述电动中巴充电亭还包括一充电机柜,所述充电机设置在所述充电机柜内。
优选地,所述充电亭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排气孔和散热风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规模化充电站相比,本发明的价格低廉、占地面积小、拆卸及移动性强且电源的获取渠道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充电枪的充电线卷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充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充电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到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电动中巴充电亭,包括充电亭本体1、若干个充电机2和充电枪3,若干个充电机2固定设置在充电亭本体1内,充电枪3与充电机2之间通过充电线4电连接,充电亭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充电插座固定箱5。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亭本体1的主体采用彩钢夹心板制做而成, 外板采用彩钢板,室内墙面用白色彩钢板制作,夹层设置防潮隔热层。底座采用灰色彩钢板制作,四角为直角造型,可用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地板采用方通为骨架,上铺防静电地板。天花板采用铝扣板制作,顶部配置镀锌板防水盖。门6采用彩钢板做成,同时配置门锁7。
如图1所示,为了使充电机2在充电亭本体1内排列整齐有序,充电机2之间相互垂直叠放。且所有的充电机2都设置在充电机柜8内。充电机2数量可根据不同需求而定。充电机2之间相互独立,每台充电机2配备有2套或3套充电枪3,可实现若干辆电动中巴9同时充电。
如图3所示,充电枪3放置于充电电插座固定箱5内,为节省空间,充电线4采用卷绕的方式固定在充电插座固定箱5内。
充电时,充电机2等会散发出热量,而充电亭本体1是一个较小的空间,其长宽高控制在1.6m×1.4m×2.4m范围内,为了充分散热,充电亭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排气孔10和散热风扇11。
本发明的运行方式,如下所示: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主要建设在公交车停靠站,考虑电动中巴9充电时间较长,本充电亭一般建设在公交车始发或者终点站,一个充电亭内配备若干台充电机2,可同时满足若干辆电动中巴9能源供给。为提高充电机2使用率,每台充电机2配备2至3套充电枪3,可实现自动排队充电。运作时系统先给其中一台电动中巴9充电,当电能基本满足后,充电电源转移到另一台电动中巴9上, 以此类推,提高充电机2使用率。充电电源可从市配电房取电,通过充电亭内部电源系统交流转直流,直接给电动中巴9进行供电。
本发明的充电机2内的充电系统的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东莞三新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