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及其成型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465.1 | 申请日: | 200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藤通昭;并木慎吾;山本正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30 | 分类号: | C08G64/30;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及其 成型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号是PCT/JP2008/072455,国际申请日是2008年12月10日,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0880119869.0,进入中国的日期为2010年6月9日,发明名称为“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碳酸酯、该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由该聚碳酸酯或其组合物形成的成型物,所述聚碳酸酯含有能够由作为生物物质资源的淀粉等糖质衍生的结构单元,耐热性、成型性以及机械强度优异,并且具有折射率小、阿贝值大这样优异的光学特性。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一般以双酚类作为单体成分,发挥透明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优越性,在电气-电子部件、汽车用部件、光学记录介质、透镜等光学领域等中作为所谓工程塑料而广泛应用。但是,在最近快速普及的平板显示屏等光学补偿膜用途中要求双折射低、光弹性系数低等更高层次的光学特性,而现有的芳香族聚碳酸酯不能满足该要求。
并且,现有的聚碳酸酯通常使用由石油资源衍生来的原料进行制造。但是,近年来,担心石油资源的枯竭,要求使用由植物等生物物质资源获得的原料来提供聚碳酸酯。并且,由于担心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和蓄积所致的地球变暖会导致气候变化等,也谋求使用后经废弃处理能够碳中和的、源于植物的单体为原料的聚碳酸酯的开发。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使用具有杂环结构的异山梨醇作为源于植物的单体,通过与碳酸二苯酯的酯交换来获得聚碳酸酯的方案(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并且,作为异山梨醇与其他二羟基化合物的共聚聚碳酸酯,提出了共聚了双酚A的聚碳酸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并且进行了通过共聚异山梨醇与脂肪族二醇来改善由异山梨醇形成的均聚聚碳酸酯的刚性的尝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作为聚合有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1,4-环己烷二甲醇的聚碳酸酯,提出很多方案(例如,专利文献4、5),但这些聚碳酸酯的分子量较低,至多不过4000左右,因此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多较低。
对于由异山梨醇等具有杂环式结构的单体构成的聚碳酸酯来说,由于透明性高、耐热性优异、折射率小、阿贝值小,所以期待在光学补偿膜等用途中得到发展。但是,具有这样的结构的聚碳酸酯与现有的由双酚结构构成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相比,其反应性差,而且热稳定性差,在现有的制造方法中,为了获得分子量满足作为成型材料的要求的聚碳酸酯,不得不放弃色调、透明性等性能。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聚合反应中的热劣化而导致甲酸等副产物的产生,其残留在聚合物中,成型时挥发而腐蚀模具、辊等,引起各种问题。
专利文献1:英国专利第107968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6-55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4/11110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145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公昭63-12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与源于石油原料的现有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相比,专利文献1~5中记载的聚碳酸酯在耐热性、透明性、热稳定性、色调的方面不充分,难以用于光学材料、成型材料。因此期待一种在维持芳香族聚碳酸酯的高耐热性和透明性的同时折射率小、阿贝值小、热稳定性和色调优异的聚碳酸酯的开发,更期待一种不破坏这样的聚碳酸酯的品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强度优异、具有耐热性、折射率小、阿贝值大、双折射小且透明性、色调、热稳定性、成型稳定性优异的聚碳酸酯;该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由该聚碳酸酯或其组合物形成的成型物。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机械强度优异、具有耐热性、折射率小、阿贝值大、双折射小且透明性、热稳定性、色调优异的聚碳酸酯及其制造方法。即,本发明的要点在于下述[1]~[20]。
[1]一种聚碳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串联使用至少两台反应器使包含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基团-CH2-O-的二羟基化合物的二羟基化合物与碳酸二酯熔融缩聚以制造聚碳酸酯时,对于至少一台反应器中聚合物温度与加热介质的温度差,当生成的聚碳酸酯的比浓粘度为0.10dl/g以下时将该温度差设定为80℃以下,当比浓粘度超过0.10dl/g小于等于0.40dl/g时将该温度差设定为60℃以下,当比浓粘度超过0.40dl/g时将该温度差设定为4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无清洁器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