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44365.9 申请日: 2014-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4018018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邹宏辉;李祥;郭文龙;卢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火炬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1/04 分类号: C22C1/04;C22F1/04;B21C37/02;H01M4/46
代理公司: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渠述华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厦门火炬***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空气 燃料电池 阳极 材料 al sn bi mn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合金加工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愈演愈烈,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现阶段随着国力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迅速增长,中国俨然成为巨大汽车消费市场。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我国每十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汽车总量达1.37亿辆。我国居民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直线上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空频现挥之不去的雾霾。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人类开发清洁零排放能源步伐从未停止过。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载体,金属铝作为燃料的可行性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到了应证。与其它金属-空气电池阳极材料相比,铝不仅比重小,而且能量密度较高,其质量比能量仅次于金属Li,实际质量比能量高达450Wh/Kg。除此以外,Al元素是地壳储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成本仅为Li的3%左右。是一种低成本、环保的清洁、可持续利用的新能源,Al-空气电池可广泛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汽车和水下潜艇等领域。

Al-空气电池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非常明朗的应用前景。今年2月3日~7日,金属-空气电池业界领军者以色列Phinergy公司于在美国亚特兰大“Advanced Automotive Battery Conference” 上(先进汽车电池会议),展示一款性能优异的铝-空气动力电池,电池共含50块铝板,每块铝板所产生的能量均可单独驱动汽车20英里,整个电池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英里(约合1600千米)。Phinergy公司在Al-空气电池领域的最新成就无疑使人们看到新能源的曙光。

高表面活性、低自腐蚀速率铝合金阳极材料制备工艺为制造Al-空气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现阶段Al阳极材料存在主要问题有:中性或盐性电解质中铝阳极材料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钝化膜,导致电位迅速下降;强碱电解质中铝阳极材料钝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除,但其中Fe、Si杂质元素导致铝阳极析氢和自腐蚀速率加快,加速铝阳极材料局部腐蚀;目前一般在碱性电池中采用高纯铝(99.999%)作为阳极材料,高昂的制造成本使Al-空气电池没有工业应用意义。现有研究工作开发一些三元甚至四元或五元铝合金替代纯Al阳极材料,旨在增强铝阳极材料表面活性,提高电化学性能。同时加入Mn元素以减轻Fe、Si元素的危害。这些合金元素单独或联合加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铝阳极材料的表面活性,抑制了铝阳极材料自腐蚀速率。

国外研究表明Sn、Bi和Ga元素仍是铝阳极材料最有效的表面活化元素,而微合金化原则仍是铝阳极材料合金化的最佳选择。由于Sn、Bi元素熔点低且比重大,常规熔铸工艺极易导致Sn、Bi元素在Al基体中严重的偏析现象,致使阳极表面活化程度不一、活化过程不连续,从而造成阳极材料不均匀腐蚀、自腐蚀速率过高、后续表面不活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开发新工艺途径,使Sn元素最大限度固溶在Al基体中,消除比重偏析和凝固过程偏析,以得到腐蚀表面光滑、活化过程连续一致、自腐蚀速率低的铝阳极材料,是目前铝阳极材料开发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熔铸工艺易导致Al-Sn-Bi-Mn材料严重比重、凝固过程偏析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合金加工方法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得到优化的组织结构,令Al-Sn-Bi-Mn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铝-空气燃料电池阳极材料Al-Sn-Bi-Mn合金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1、坯料的烧结成形:在氮气保护环境下,将重量百分比为0.10~0.16的锡、0.15~0.20的铋、0.01~0.02的锰和余量的铝充分混合均匀后,注入钢质模具中,加压、加热、保温后冷却形成坯料;

步骤2、坯料的挤压成形:在氮气保护环境下,将坯料加热挤压成板材冷却至室温形成板坯;

步骤3、板坯的轧制:在氮气保护环境下,将板坯加热分三道次轧制成板材,轧后水冷。

所述步骤1中锡、铋、锰和铝充分混合,直至完全混合均匀后,注入带有活塞?120mm圆柱形钢质模具中,推进活塞使模具腔体内部压力升至60~80MPa,同时将内部粉体感应加热至620~650℃,保温15~20min后水冷形成坯料。

所述步骤2中将坯料感应加热至480~560℃后将坯料由?120mm挤压成规格为100×10mm铝板,挤压温度为450~550℃,挤压后立即喷水冷却至室温形成板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火炬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火炬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