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视镜用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345.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B60R1/07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的后视镜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可以用于大型车辆的外悬挂后视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客运车辆的外后视镜通常采用兔儿式结构,无法进行折叠。这些大型客运车辆在通过较窄的收费路口的过程中,或者在较窄的路面上与反方向来车进行会车的过程中,其外后视镜容易与障碍物或者来车发生刮蹭,在停车过程中也会发生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领域中也有用于大型客车上的相关技术,如公开号CN103350665A公开了一种带折叠功能的客车外后视镜总成,其技术方案如下:该折叠机构包括钢架,电机设于钢架内,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联结,电机通过传动轴拖动螺套齿条前后运动,齿轮与螺套齿条相配合,螺套齿条带动齿轮转动,过渡架的一端套在齿轮的转动轴外,管架连接在过渡架的另一端上,过渡架及管架跟随齿轮转动;其功过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与螺套齿条连接驱动螺套齿条前后运动,齿轮与螺套齿轮配合,从而实现前壳体的转动,继而实现镜头总成的转动,该方案中的电机的转速无法控制,电机的转速一般都在500转/分以上,且采用螺杆与螺母的配合来驱动齿条移动,螺杆和螺母的传动比小,无法起到减速的作用,故造成镜头总成运动过快,另外齿轮传动过程的噪音较大,平顺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结构紧凑的后视镜折叠机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后视镜用折叠机构,其包括与车辆部件连接的固定壳体,固定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腔体,驱动装置安装在电机腔体内,电机腔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在壳体上的电机密封端盖。固定壳体的前部设置有旋转腔体,旋转机构安装在旋转腔体内,驱动装置通过二级蜗轮蜗杆机构与旋转机构连接,旋转机构与外接部件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壳体的旋转腔体内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的下端与外接部件连接,以及与二级蜗轮蜗杆机构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的表面设置有丝杆,丝杆上连接有驱动升降块,驱动升降块的周面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旋转底座的表面中心对称开设有贯穿旋转底座表面的弧形导向槽,旋转腔体的内壁面对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内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杆穿过旋转底座的弧形导向槽与导向块的导向槽配合。
所述的二级蜗轮蜗杆机构包括与驱动装置输出轴连接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连接,第一蜗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蜗杆连接,第二蜗杆连接有第二蜗轮,第二蜗轮与旋转机构连接。
所述的旋转底座的下表面外接部件之间设置有啮合机构。
所述的啮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底座下表面的啮合齿,以及设置在外接部件上的齿状凹槽,啮合齿与齿状凹槽配合。
所述的外接部件和固定壳体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壳体的表面沿轴向设置的一组锁紧挡边,锁紧挡边对称设置在固定壳体的表面,外接部件上设置有导向楔块,且导向楔块位于锁紧挡边之间。
所述的固定壳体和外接部件均采用铝质材料压铸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本发明采用二级蜗轮蜗杆机构作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由于蜗轮蜗杆机构的传动平稳、传动比大和传递扭矩大的特性,传动平稳保证了整个后视镜的折叠过程的平稳性,传动比大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电机选择的难度,另一方面便于控制后视镜前段壳体总成的运动速度,避免出现折叠过快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保证了客车外后视镜折叠平稳性。
2、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折叠机构的壳体采用一体压铸成型的方式加工而成,压铸成型加工而成的具有较好的精度,一方面保证了电动折叠机构与后视镜尾段壳体总成和后视镜前段壳体总成之间的安装精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壳体与各个部件的组装精度,同时各个组件的组装精度高能有效消除整个折叠机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满足振动试验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为后视镜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除外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外接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固定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驱动装置与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移动架的适应性箱
- 下一篇:软篷防弹运兵宿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