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150.7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生;何延龙;吴飞鹏;景成;任杨;董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4;E21B43/20;E21B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流体 脉冲 一体化 物理 模拟 实验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到一种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主要针对水力脉冲波驱油/解堵、非混相驱油气水交注及稠油注汽驱降压解堵增注的实验模拟;是一种利用气(汽)、液流体性质的不同,尤其是弹性模量的差异,实现模拟储层深部驱油、脉冲解堵、非混相驱气水交注及注汽降压解堵增注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复杂油气资源的接替是世界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而复杂油气资源中低渗透油藏及稠油油藏的开发是其中的核心组成。对于低渗透油藏开发后期,地层能量衰竭严重,非混相驱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及水驱开发衰竭油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然而气体的高流度,上相突破早,造成原油采收率低。气水交替可减缓气体过早气窜;提高气驱过程的体积波及系数,改善高流度气体在流经低流度油藏流体时的流动效率。而低渗透油藏气水交替过程中,贾敏效应使得注气压力上升较快,影响了气水交替注入开发的效果。对于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技术是一种常规的开发手段,但是对于新投产的油井及部分开发后期的油井中常出现注汽高压及近井地带堵塞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部分油藏原始发育较差导致储层流体在地层中的流动能力较低;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导致地层中的固体颗粒运移;注入流体与地层流体性质的不配伍性,导致的结垢堵塞,以及由于稠油中轻质、流动性强的组分被采出而导致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带滞留等。
常规的降压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其中化学方法主要是针对堵塞的固体无机颗粒和重质有机组分两个方面添加相应的降压增注药剂,常见的化学降压方法有:酸化压裂、注表面活性剂/润湿反转剂等,其缺点是选择性差、施工复杂、费用高。而物理方法主要有水力振荡、水力压裂、电压液脉冲、高压水射流、超声波及压力、脉冲波振荡等。其中井下低频抽汲振动解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申请号201110417746.9)通过对井筒内流体挤压时形成的正压力和抽吸时形成的负压力交替作用在近井地带实现油层降压解堵,其缺点是解堵油层的距离有限等。大多数的物理降压方法都要借助其他外加能量来实现降压的目的,同时由于一般的物理法降压作业都需要与其他的生产工艺分步实施,且需多次起下管柱,增加了作业时间与正本,同时影响了注汽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以多相流体传播和脉冲波发生系统为核心的多相流体驱油-脉冲解堵一体化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旨在简化实验流程的同时,有效地模拟水力脉冲 波驱油、非混相驱油气水交注和稠油注汽驱降压解堵增注等复杂油气的开发过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氢气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能够调整弹簧扭力的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