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3228.3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颜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首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得到很大的普及,但是计算机散热性能是大多使用者最关注的一点,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在工作密度集中的区域,如网吧,密集工作场所等,很容易使计算机本身发热,当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时,很容易使计算机蓝屏,或者烧毁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导致重要文件的丢失,损失重大,而且需要维修,浪费成本和资源。
现有技术中,人们采用铝基板和风扇的配合来进行散热,但是,众所周知,虽然铝的成本较低,但是导热性能并不是最好的,不能很有效率的将计算机硬件上的温度传导出来,从而在长期使用后,硬件因温度得不到有效的传导出来,从而导致烧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传导和降低硬件温度的计算机散热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包括基座、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所述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均设于基座上,且吸热层处于基座的中心处,导热层包裹在吸热层的外表面上,散热层包裹在导热层的外表面上;
所述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所述散热层的材料为铝。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30%、铜40%、金10%和铝2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40%和铜6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分成基座、吸热层、导热层和散热层的组合形式,由于基座和吸热层的材料为硅、铜、金和铝的组合形式,由于硅、铜、金的导热性能远远大于铝的导热性能,从而很容易的将硬件上的温度导出来,提升硬件的散热速度,导热层主要为铝和铜的组合,主要起传导热量的作用,散热层的材料为铝,主要起散热的作用,通过将环状散热金属片设计成子弹状,主要是为了增大外面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从而避免了因硬件温度过高,导致零部件烧毁的现象发生,节约大量成本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所述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直径等额递减,直径小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安装在直径大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内腔中,且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同轴安装,所述多个环状散热金属片10中,处于外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高度低于处于内围的环状散热金属片10,所述环状散热金属片10的横截面呈子弹状,环状散热金属片10包括基座11、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所述吸热层12、导热层13和散热层14均设于基座11上,且吸热层12处于基座11的中心处,导热层13包裹在吸热层12的外表面上,散热层14包裹在导热层13的外表面上;
所述基座11和吸热层12的材料相同,由按重量比分配,由硅20%~40%、铜30%~50%、金5%~15%和铝10%~3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所述导热层13的材料为:由按重量比分配,由铝20%~60%和铜40%~80%组成,通过均匀混合后压铸成型;
所述散热层14的材料为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首大学,未经吉首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