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板组件、遮阳板芯和遮阳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42736.X | 申请日: | 2014-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科斯·普里莫·伊格纳西奥;伯纳德·文森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林工程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魏金霞 |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板 组件 | ||
1.一种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设置成接合在一起以形成遮阳板芯,其中,所述组件包括设置成与对应的互补元件(4A,4B,4C,4D;40A,40B,40C,40D)相互作用的多个夹子(3A,3B,3C,3D;30A’,30A”,30B’,30B”,30C’,30C”,30D’,30D”),每个所述夹子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的一部分,每个所述互补元件形成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的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
至少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接合在一起时,所述多个夹子设置成夹子组(3,30),其中,在每个夹子组(3,30)中,夹子设置成使得每个夹子安置在距其他夹子小于4cm的距离处,每个夹子组包括至少第一夹子(3A;30A’)、第二夹子(3B;30B’)和第三夹子(3C;30A”),其中,所述第一夹子(3A;30A’)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接合在一起时阻止与所述第二夹子(3B;30B’)相互作用的第二互补元件(4B;40B)沿第一滑动方向(A)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夹子(3B;30B’)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接合在一起时阻止与所述第一夹子(3A)相互作用的第一互补元件(4A;40A)沿第二滑动方向(B)移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夹子(3C,30A”)设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接合在一起时阻止所述第一互补元件和所述第二互补元件沿第三滑动方向(C)移动,所述第三滑动方向(C)是与所述第一滑动方向(A)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夹子组中的至少一个夹子组还包括至少第四夹子(3D,30B”),所述第四夹子(3D,30B”)设置用于阻止所述第一互补元件和所述第二互补元件沿第四滑动方向(D)移动,所述第四滑动方向(D)是与所述第二滑动方向(B)相反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互补元件(4A)为位于第一壁部(4’)中的凹部,并且所述第二互补元件(4B)为位于第二壁部(4”)中的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壁部(4’)和所述第二壁部(4”)相对于彼此成一角度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角度为大致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与至少一个夹子组(3A,3B,3C,3D)对应的互补元件(4A,4B,4C,4D)包括位于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的内表面延伸的多个壁(4’,4”,4”’,4””)或者突出部中的凹部或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子(30A’)和第三夹子(30A”)以及所述第二夹子(30B’)和所述第四夹子(30B”)构造成将对应的互补元件(40A、40B)分别接纳在所述第一夹子与第三夹子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夹子与第四夹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与所述多个夹子相互作用的所述互补元件中的至少一些互补元件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的加强肋(12)中实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夹子中的至少一些夹子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壳体的加强肋(12)中实施。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每个夹子组(3、30)中的夹子设置成使得每个夹子安置在距其他夹子小于2cm的距离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至少一个夹子组中的所有夹子形成同一壳体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在至少一个夹子组中,至少一个夹子形成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部分,并且至少另一夹子形成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式双壳遮阳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为模制的聚丙烯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林工程集团公司,未经安东林工程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7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