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42681.2 | 申请日: | 2014-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马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41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体 铸件 应变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缸体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的冷却速度差异、收缩受阻、及组织转变引起体积变化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铸造应力。如果铸造应力未得到释放,将会以残余应力的形式保留在铸件内。铸件内的残余应力越大,会使零件在放置、运转、加工和使用过程产生变形,尺寸精度降低严重时会发生开裂。
残余应力的测量技术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发展至今共形成了数十种测量方法目前传统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1)机械法,有取条法、切槽法、剥层法、盲孔法等。机械法测量残余应力需释放应力,这就需要对工件局部分离或者分割,从而会对工件造成一定的损伤或者破坏。(2) 物理检测法,主要有 X 射线法、超声法和磁性法。这些方法均属无损检测法,对工件不会造成破坏。由于机械法理论完善,技术成熟,破坏性较小,虽然物理检测法不会对工件造成伤害,但是相对于机械法它的成本太高,所以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现场测试中机械法是应用最广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虽然人们在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在缸体铸件领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单纯的借鉴了其他领域的残余应力的消除办法。应用残余应力的消除办法虽然可以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效果,但是随着人们对缸体铸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具体的残余应力的数据支撑,也就无法精准的设计残余应力的消除办法,也就无法针对性地提高缸体铸件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因为没有针对缸体铸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从而无法通过准确的数据支持来设计合理的残余应力的消除办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缸体铸件测量面用硅砂纸磨平、抛光,用脱脂棉蘸取酒精将抛光面清洗干净、晾干;
S2:将电阻应变片与测量导线进行焊接,所述电阻应变片用粘结剂粘贴在所述缸体铸件测量面上,所述测量导线与应变仪连接,用塑料胶固定所述测量导线;
S3:利用锯机对缸体铸件测量面进行解剖,解剖后取下所述电阻应变片,其中所述锯机上撒有冷却水;
S4:所述应变仪测出所述电阻应变片在残余应力释放前后的应变变化,根据弹性理论算法算出所述缸体铸件的残余应力并显示。
优选地所述应变仪为电阻应变仪。
优选地所述电阻应变片为EA-06-125BZ-350-LE型号电阻应变片。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为M-Bond200粘结剂。
优选地所述测量导线与所述电阻应变计采用1/4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锯机为带锯机。
优选地所述电阻应变片阻值为120Ω或350Ω或1000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首次将应变检测方法应用于缸体铸件领域,针对具体缸体铸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从而可以通过准确的数据支持来设计合理的残余应力的消除办法,为后续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缸体铸件的质量。同时对锯机的冷却处理和电阻应变片以及粘结剂的选择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残余应力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一种缸体铸件的应变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缸体铸件测量面用硅砂纸磨平、抛光,用脱脂棉蘸取酒精将抛光面清洗干净、晾干;
S2:将电阻应变片与测量导线进行焊接,所述电阻应变片用粘结剂粘贴在所述缸体铸件测量面上,所述测量导线与应变仪连接,用塑料胶固定所述测量导线;
S3:利用锯机对缸体铸件测量面进行解剖,解剖后取下所述电阻应变片,其中所述锯机上撒有冷却水;
S4:所述应变仪测出所述电阻应变片在残余应力释放前后的应变变化,根据弹性理论算法算出所述缸体铸件的残余应力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永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无线网络音频系统以及自动配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