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风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2373.X | 申请日: | 2014-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孝君;顾晓东;陈超;宗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32 | 分类号: | D04B3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风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袜机的气流杂质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吸风嘴,可以有效地将由袜机导出的含有棉絮等杂志的气流中的杂质进行分离。
背景技术
袜机,1589年英国人李发明第一台针织机,采用钩针织出成形袜片,生产袜品的针织机。袜机可按针床形式、织针类型和针筒(床)数来分类。平袜机机号较高,生产根据脚、腿形状改变各部段宽度的平幅袜片,经缝合后成有缝袜。圆袜机的机号范围较广,生产管状袜坯是靠改变各部段的线圈大小,或采用弹力纱线,或编织成形袜头、袜跟等方法来适应脚形的。管状袜坯的袜头封闭后成无缝袜。平袜机生产效率较低,目前广泛使用圆袜机。袜机结构圆袜机主要由给纱机构、编织机构、选针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密度调节机构和牵拉机构组成。有些袜机还有起口和折口机构。平袜机尚有移圈机构。其中,牵拉机构的作用是在编织过程中借助重锤、罗拉、气流等把已形成的线圈从编织区域中引出。由于袜机在运行过程中,丝线会高速移动,这些丝线与袜机相接触摩擦后,往往会有较多的棉絮或者其他绒絮与这些丝线分离。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过滤气流中的棉絮等杂质,通常采用栅格式的空气过滤器,但是这些过滤设备对于气流的阻力较大,且分离后的棉絮容易堵塞空气过滤器,过滤效果不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更好的分离效率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分离通过袜机的气流中的杂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较为简便地安装于鼓风机或者抽气机的出风口的吸风嘴,该吸风嘴可以起到相当的分离气流中的杂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吸风嘴,包括管体;
所述管体包括直管部分以及弯管部分;
所述弯管部分包括连接端以及开放端;所述弯管部分沿着开放端至连接端的方向延伸;沿着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所述弯管部分具有逐渐收敛的截面轮廓,所述截面是指垂直于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与所述弯管部分的内侧侧面相交的平面,所述截面轮廓为一个沿着特定曲线延伸的不规则面,所述特定曲线至少包括一个朝向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一侧凸出的弯曲部分,所述收敛包括所述截面轮廓延伸的长度逐渐地减小;
所述直管部分的一端与连接端相连接。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弯管部分还包括第一坡面以及第二坡面;第一坡面以及第二坡面沿着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坡面以及第二坡面分别位于所述截面轮廓的沿着特定曲线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坡面以及第二坡面分别位于连接端以及开放端之间。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面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坡面的延伸长度。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小于50°;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小于10°。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小于70°;所述第二坡面与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小于50°。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分的各部分的曲率是均匀的,所述均匀是指曲率的变化幅度不超过±20%。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分的外侧曲线1208相比内侧曲线1209具有更大的平均曲率,所述外侧曲线1208是指所述截面轮廓的位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凸出一侧的边缘,所述内侧曲线1209是指所述截面轮廓的位于所述弯曲部分的凹入一侧的边缘。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管部分朝向第一延伸面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面是指由开放端出发,分别朝向连接端的方向以及朝向弯曲部分的凸出部分的方向所构成的平面。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管部分朝向所述特定曲线所凸出的方向的一侧延伸。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直管部分朝向所述弯管部分的延伸方向偏向所述第二坡面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可以有效地起到分离气流中的棉絮等杂质的效果。分离效率高,且由于分离后的棉絮等杂志经由入风端排除,因此,分离后的棉絮等杂质不会堵塞管体,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不会下降。
进一步地,分离设备是与吸风嘴融为一体的,结构简单,无可分离部件,耐用性好,使用寿命长。此外,可以通过吸风嘴的形状降低制造难度,有效地降低了制造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吸风嘴的沿着弯曲部分的凸出方向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风嘴的由弯管部分的开放端进行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