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用脚踏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41508.0 | 申请日: | 2014-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8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巫建忠;吴梅红;巫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脚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用脚踏板,属于电动车辅助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车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电动车厂家都是由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厂家转化而来,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偏低,而且电动车的车型设计只是根据传统经验和现有的自行车或摩托车的技术参数来进行简单的改进,缺乏科学依据。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青睐电动车,一方面安全环保,另一方面操作简单,因此电动车作为人们首先的交通工具。随着电动车的推广,人们在行驶过程中因脚踏板的尺寸是固定的,往往在放置双脚时很不方便,要么就是太小,双脚没有很好的放置空间,要么就是太大,浪费了踏板的生产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动车用脚踏板,不仅能够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踏板的尺寸大小,而且在踏板的表面增加了防滑凹槽,防滑凹槽简单实用,保证了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有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便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脚踏板,包括脚踏板壳体,所述的脚踏板壳体分为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上分别设有前伸缩弹簧和后伸缩弹簧,前伸缩弹簧和后伸缩弹簧相对应的一端通过距离调节阀相连接,前伸缩弹簧和后伸缩弹簧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柱与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相连接,其中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的表面设有防滑凹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防滑凹槽呈“V“字型凹槽。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防滑凹槽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之间呈交错分布。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脚踏板壳体内设有滑轨,其中前脚踏板和后脚踏板可沿着滑轨前后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踏板的尺寸大小,而且在踏板的表面增加了防滑凹槽,防滑凹槽简单实用,保证了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有助于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便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脚踏板;2.后脚踏板;3.防滑凹槽;4.连接螺柱;5.距离调节阀;6.前伸缩弹簧;7.后伸缩弹簧;8.滑轨;9.脚踏板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车用脚踏板,包括脚踏板壳体,所述的脚踏板壳体分为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上分别设有前伸缩弹簧6和后伸缩弹簧7,前伸缩弹簧6和后伸缩弹簧7相对应的一端通过距离调节阀5相连接,前伸缩弹簧6和后伸缩弹簧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柱4与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相连接,其中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的表面设有防滑凹槽3。所述的防滑凹槽3呈“V“字型凹槽;所述的防滑凹槽3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之间呈交错分布。
具体实施时,在原有的脚踏板壳体9上,将脚踏板壳体切割分为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分别设在脚踏板壳体9内的滑轨8上,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柱4与脚踏板壳体9相连,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上还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和连接螺柱4相连,伸缩弹簧上设有距离调节阀5,通过距离调节阀5将伸缩弹簧一分为二,与前脚踏板1对应的叫前伸缩弹簧6,与后脚踏板2对应的叫后伸缩弹簧7,通过调节距离调节阀5来调节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之间的距离,具体操作时,提升距离调节阀5,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滑轨8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将距离调节阀5下压,前脚踏板1和后脚踏板2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滑轨8相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帕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