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缝纫机机架的升降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1337.1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栋;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百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0 | 分类号: | F16H37/00;D05B75/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缝纫机 机架 升降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缝纫机机架的升降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通常简称为工缝机,是缝纫行业及相关工业部门缝制工件的专用设备,以汽车生产行业为例,用于缝制汽车内饰件如座垫外套、座椅外套等等,以服饰生产行业为例,用于缝制鞋帽、服装和包括床上用品在内的寝装用品等等。
如业界所知,工业缝纫机在使用状态下通常安装在机架上,更确切地讲安装在固定于机架上的台板上。为了适应缝纫工的人体高度差异,将工业缝纫机的机架设计为可调节式的结构,对此可以由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306066A公开的“一种缝纫机用机台”的结构揭示,但是由于该专利申请方案的机台位置调节由手工操作完成,因而调节较为麻烦,CN102733119A公开的“缝纫机的可调机架”同样存在该技术问题。
毫无疑问,采用电机驱动方式对工业缝纫机机架的高度依需调整可以消除前述手工调整的欠缺,但是电机驱动方式需要由结构合理的升降传动装置保障,这里所称的结构合理的升降传动装置例如能使一对用于支承工业缝纫机台板的左、右升降内套管同步平稳运动、传动链条得以保障持久的传动效果、制造安装和使用以及调整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等等。然而这些技术要素即使是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412376A推荐的“缝纫机台”的说明书中也未予披露。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用于支承工业缝纫机台板的左升降内套管和右升降内套管平稳地同步升降、有利于使传动链条体现理想的并且持久的传动效果、有益于方便制造安装以及使用、有便于简化整体结构的工业缝纫机机架的升降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工业缝纫机机架的升降传动装置,所述的工业缝纫机机架包括一底盘横梁,在该底盘横梁的长度方向构成有自底盘横梁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一底盘链条让位腔;一具有左底盘纵梁腔的左底盘纵梁和一具有右底盘纵梁腔的右底盘纵梁,在左底盘纵梁朝向右底盘纵梁的一侧开设有一与左底盘纵梁腔相通的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而在右底盘纵梁朝向左底盘纵梁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右底盘纵梁腔相通的右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所述底盘横梁的左端端面在对应于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的位置与左底盘纵梁固定,而底盘横梁的右端端面在对应于右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的位置与右底盘纵梁固定,并且所述底盘链条让位腔同时与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以及右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相通;一左立柱,该左立柱在对应于所述底盘横梁的左端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左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并且该左立柱的左立柱腔与所述左底盘纵梁腔相通,在左立柱腔内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有一对左立柱导轨,在该一对左立柱导轨之间滑动地配设有一左升降内套管,在该左升降内套管的顶部固定有一用于固定工业缝纫机台板的台板左固定架;一右立柱,该右立柱在对应于所述底盘横梁的右端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右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与所述左立柱相对应,并且该右立柱的右立柱腔与所述右底盘纵梁腔相通,在右立柱腔内以彼此面对面的状态固定有一对右立柱导轨,在该一对右立柱导轨之间滑动地配设有一右升降内套管,在该右升降内套管的顶部固定有一用于固定工业缝纫机台板的台板右固定架;所述的升降传动装置包括一内套管同步升降传动机构,该内套管同步升降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左底盘纵梁上并且同时与所述左升降内套管以及右升降内套管连接;一用于驱使所述内套管同步升降传动机构工作的升降动力机构,该升降动力机构伴随于所述左立柱设置在所述左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与内套管同步升降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同步升降传动机构包括左座板、右座板、轴承座板、主动链轮、导向链轮、左丝杆链轮、右丝杆链轮、丝杆螺母轴和传动链条,左座板在对应于所述左立柱的底部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的左底盘纵梁腔内与所述左底盘纵梁固定,右座板在对应于所述右立柱的底部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右底盘纵梁腔内与所述右底盘纵梁固定,轴承座板在对应于左座板的下方的位置与左底盘纵梁固定,主动链轮在左底盘纵梁腔内与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固定,导向链轮转动地支承在左底板与轴承座板之间,丝杆螺母轴的左端探入到所述左立柱腔内并且与所述左升降内套管的下端连接,而丝杆螺母轴的右端探入到所述右立柱腔内并且与所述右升降内套管的下端连接,在该丝杆螺母轴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立柱腔的位置以纵向状态配设有一左丝杆,该左丝杆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左座板以及轴承座板上,而在丝杆螺母轴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右立柱腔的位置以纵向状态配设有一右丝杆,该右丝杆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右座板上,左丝杆链轮位于左座板与轴承座板之间并且固定在所述左丝杆上,该左丝杆链轮的位置与所述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相对应,右丝杆链轮在对应于所述右座板的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右丝杆上,并且与所述右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相对应,传动链条的一端套置在主动链轮上,另一端依次途经左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底盘链条让位腔和右底盘纵梁链条让位腔而套置在右丝杆链轮上,所述左丝杆链轮与传动链条的内侧传动配合,而所述的导向链轮与传动链条的外侧传动配合;所述升降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箱,电机与减速箱传动配合,减速箱连同电机在对应于所述左立柱的一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左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该减速箱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朝向下,并且伸展到所述左底盘纵梁腔内,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上,其中:在所述左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的位置开设有一输出轴让位孔,并且在对应于该输出轴让位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开设有一对减速箱固定调整槽孔,减速箱在对应于减速箱固定调整槽孔的位置与左底盘纵梁朝向上的一侧固定,而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在对应于输出轴让位孔的位置伸展到所述左底盘纵梁腔内,在所述左底盘纵梁的左底盘纵梁腔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减速箱的位置设置有一减速箱固定调整板,在该减速箱固定调整板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输出轴孔,该输出轴孔与所述输出轴让位孔相对应,所述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穿过该输出轴孔而伸展到左底盘纵梁腔内,所述减速箱由减速箱固定螺钉在穿过所述减速箱固定调整槽孔后与所述减速箱固定调整板固定,在左底盘纵梁腔内还固定有一调整螺钉座板,在该调整螺钉座板上配设有一调整螺钉,在减速箱固定调整板上并且在对应于调整螺钉座板的位置构成有一调整板连接耳,该调整板连接耳与所述调整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百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百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