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1279.2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许科;孙进忠;伍锐;谭菲菲;白朝勇;田克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38 | 分类号: | C12N15/38;C12N7/01;A61K39/245;A61P31/20;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狂犬病 病毒 疫苗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疫苗组合物,属于动物病毒学领域。
背景技术
伪狂犬病,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亚科中的猪疱疹病毒Ⅰ型(Suid herpesvirus1strain)所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除猪外)及脑脊髓炎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猪的伪狂犬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危害严重,是制约规模化猪场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它能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和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死亡率高。PRV具有较强的泛嗜性、神经嗜性及潜伏感染特性,在外周神经系统可以长期潜伏感染,当潜伏病毒被激活变成有感染力的病毒,被潜伏感染的宿主就会发病。
研究表明亚单位疫苗能够给免疫动物提供相应的保护,亚单位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病原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中,使其高效表达而制成的疫苗。目前发现伪狂犬病毒糖蛋白中的gB、gC、gD均能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这些抗体无论是在体内、体外,还是在有无补体存在的情况下都有中和PRV的能力。“伪狂犬病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杨承槐,娄高明,谌南辉《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第3期)公开了在伪狂犬病病毒目前已发现的11种糖蛋白中,gB、gC、gD均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在没有补体的参与下,gB、gC、gD的单克隆抗体能中和PRV。猪和小鼠注射抗gB、gC、gD的单克隆抗体均能抵抗PRV强毒的攻击。因此,gB、gC、gD是研制PRV亚单位疫苗的首选蛋白。糖蛋白gD是一种重要的中和抗原,也是保护性抗体的主要目标,能诱导较好的保护反应。US6858385和US6521231公开了利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D蛋白可以制备疫苗用于猪伪狂犬病的预防。
猪PRV只有一个血清型,通常认为毒株的交叉保护力很强,但目前仍存在仔猪注射商品化疫苗后发生典型猪伪狂犬病,例如长时间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出现呼吸道和/或神经症状。突出表现为任何年龄的猪都会感染,可在猪群水平传播,潜伏期短(1~2天),发病率在10%~100%之间,发病猪死亡率在10%~100%之间(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感染后可引起猪只高热(40~42℃,持续3日以上),呼吸困难,腹泻,喘,咳嗽,打喷嚏,后肢麻痹,犬坐,突然倒地,抽搐,侧卧不起,角弓反张,泳状划水,最后衰竭而死,并可引起种公猪精液质量下降,怀孕母猪流产(高达35%),早产,死胎,弱仔(弱仔14日龄前全部死亡)等繁殖障碍症状。现有技术的疫苗免疫猪只后不能完全抵抗野毒攻击,依然会出现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等症状,感染率超过80%,发病率超过30%,死亡率在10%~20%之间。现有技术还没有疫苗能够解决针对猪伪狂犬变异株引起的伪狂犬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株,该猪伪狂犬病病毒株可用于制备疫苗,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该疫苗对于猪伪狂犬病具有良好的免疫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实质上编码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实质上编码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实质上编码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
“编码序列”在本申请中是指一种DNA序列,其能够被转录得到相应的RNA序列。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猪伪狂犬病病毒株,其中,所述猪伪狂犬病病毒株具有序列表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的gD糖蛋白。
本发明术语“gD糖蛋白”,是猪伪狂犬病病毒进行感染必需的结构蛋白,是成熟的病毒粒子囊膜表面的主要糖蛋白之一,也称为gp50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宝石晶片的熔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使用区熔法拉制单晶硅棒的高频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