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40473.9 | 申请日: | 2014-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茶叶 杀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茶叶杀青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因此,中国有非常多流传已久的传统,品茶论道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在当今社会也是更为甚行,品茶的关键是在于茶叶,茶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品茶的乐趣,在制备茶叶的众多工艺中,杀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杀青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茶叶的后续加工和品质。
最传统的杀青是通过人工翻炒完成的,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得到的茶叶品质非常差,后来也出现了采用电热丝为发热源的杀青设备,这种设备需要电热丝局部发热温度非常高,耗电量大,成本非常高,不安全,后来又出现了更为先进的通过烧天热气来作为发热源的杀青机,可以解决电热丝发热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工成本也偏高,这对以家庭作坊式的茶叶加工群体是很难接受的,而且能量浪费严重,热量使用率不高,对环境污染大,再者,设备内部温度不易控制,得到的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能量利用率高、不污染环境、杀青后茶叶品质佳的新型茶叶杀青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成本偏高、能量浪费大、会污染环境等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包括机架、电控箱、驱动电机、滚筒、电滑环、旋转轴承和若干个红外电热单元,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所述驱动电机、滚筒、电滑环和旋转轴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涉,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筒转动,所述若干个红外电热单元通过元件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内,所述红外电热单元与所述电滑环电性连通,所述电滑环与外置市电连通,所述滚筒包括滚筒骨架和滚筒保护盖。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红外电热单元包括人工云母板、隔热毡、元件底材、银基膜电极、无机电热层、银基膜焊点和元件封装框,所述人工云母板、隔热毡、元件底材按从从外至里排列并通过所述元件封装框固定,所述银基膜电极设置在所述元件底材两端的绝缘表面上,所述无机电热层设置在所述银基膜电极之间的绝缘表面上,所述银基膜焊点设置在所述银基膜电极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元件底材为建筑瓷砖或钢化玻璃或微晶玻璃或陶瓷玻璃或石英玻璃或氧化锆陶瓷或人工云母板中任一一种,所述元件底材厚度为1-8㎜。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银基膜电极的膜厚为0.05-0.30㎜、宽度为5-20㎜,所述无机电热层膜厚为0.1-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红外电热元件作为加热源,能量利用率更高,使用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且滚筒内温度基本一致,杀青后的茶叶品质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滚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红外电热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包括机架1、电控箱2、驱动电机3、滚筒4、电滑环5、旋转轴承6和若干个红外电热单元7,所述电控箱5设置在所述机架4底部,所述驱动电机3、滚筒4、电滑环5和旋转轴承6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涉,所述驱动电机3驱动所述滚筒4转动,所述若干个红外电热单元7通过元件盖板8固定设置在所述滚筒4内,所述红外电热单元7与所述电滑环5电性连通,所述电滑环5与外置市电连通,所述滚筒4(如图2所示)包括滚筒骨架41和滚筒保护盖42,操作时,先把待杀青茶叶放入滚筒4内,接通电源,滚筒4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不停的翻转,同时红外电热单元7处于发热状态,通过红外发热单元7产生的热量给茶叶杀青,当杀青完成后,手动把茶叶拨动滚筒4向外一侧,滚筒4就会绕着旋转轴承6向外一侧倾倒,茶叶就自动从滚筒4流出,也可在机架1上增设一根顶杆,通过顶杆把滚筒4一侧顶起,茶叶也可从滚筒4流出,非常方便简捷,通过采用红外电热元件作为发热源,发热效率高,能量利用充分,使用成本低,而且不会污染环境,加热时滚筒内温度基本保持一致,杀青效果好,而传统的茶叶杀青机都是通过电热丝或者天然气作为发热源,都存在较多弊端,使用成本较高,烧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大,热量利用率不高,再有滚筒内温度控制比较困难,杀青后的茶叶品质没有保证,通过上述改进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茶多酚的保健食用油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