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253.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任德忠;陈慧;李波;彭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D39/20;B22F3/11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烧结 专用 装置 方法 | ||
1.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立式板形槽(310)、槽盖(320)以及槽盖固定装置(330),所述立式板形槽(310)包括立式板形槽本体(311)、设置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内的板形深槽腔(312)以及分别设置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相对两板面(311a)上的防热变形加强筋(313),板形深槽腔(312)的周边及底部封闭且开口位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顶部,槽盖(320)与该板形深槽腔(312)的开口配合后通过槽盖固定装置(330)固定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上,槽盖(320)上间隔布置有排气孔(3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板形槽本体(311)及其板形深槽腔(312)均为矩形结构,立式板形槽本体(311)一侧板面的外壁至对应板形深槽腔(312)内壁之间形成的壁厚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另一侧板面的外壁至对应板形深槽腔(312)内壁之间形成的壁厚大致上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两板面(311a)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向板面外侧凸起并沿着该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顶部横向加强筋(313a);所述槽盖固定装置(330)包括数个沿着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卡箍(331),所述卡箍(331)从外向内抱卡住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顶部及其两侧的顶部横向加强筋(313a)从而将槽盖(320)压紧在板形深槽腔(312)的开口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变形加强筋(313)包括多根向板面(311a)外侧凸起并沿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加强筋(313b),同一侧板面(311a)上的横向加强筋(313b)在立式板形槽本体(311)的高度方向上间隔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侧板面(311a)上至少有一个横向加强筋(313b)上连接有把手(34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板形槽(310)的底部设置有保持立式板形槽(310)站立稳定性的底部支撑结构(35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板形槽(310)整体由耐高温不锈钢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320)与立式板形槽(310)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板状烧结体的专用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深槽腔(312)的顶部开口处由耐高温网丝覆盖后再安装槽盖(320)。
10.制备板状烧结体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先在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专用烧结装置的板形深槽腔(312)的底部铺设一定高度的传热、束缚材料,然后将制备板状烧结体的预制成型板坯装入板形深槽腔(312)内并放置在底部传热、束缚材料上,并使预制成型板坯与板形深槽腔(312)内壁保持设定距离;
2)进一步从板形深槽腔(312)的开口向板形深槽腔(312)内倒入传热、束缚材料,使整个预制成型板坯淹没在传热、束缚材料中并由该传热、束缚材料所保持,机械振实使传热、束缚材料充分、均匀填充在预制成型板坯周围;
3)安装槽盖(320)并通过槽盖固定装置(330)将槽盖(320)与立式板形槽本体(311)固定,然后再将装好的专用烧结装置放入烧结炉进行烧结,烧结后出炉并从专用烧结装置取出由预制成型板坯烧结形成的板状烧结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2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